沈师把高雅艺术带到浑河边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杨竞
一场场高雅的交响乐在浑河岸边奏响。由沈阳市委宣传部和沈阳市和平区主办沈阳第四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自6月25日在沈水湾公园云飏阁拉开帷幕后,亮点颇多。
27日晚,音乐节推出第三场演出——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场。200余名师生演出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提琴独奏曲《鸿雁》、歌曲《源》,以及其他作品共十余首曲目,中外兼备、雅俗共赏。
演出现场,大提琴独奏曲《鸿雁》将观众带入独特的艺术境界。《鸿雁》以蒙古族民歌“天鹅”的音乐形式,呈现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征,表达了草原一望无垠的宽广和蒙古族人民的宽阔胸怀。作品凸显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携手追逐中国梦的思想主题。
歌曲《源》则是一部描述自然风光的作品。据介绍,该作品创作于2015年夏。当时,省音协组织词曲作家到清原满族自治县采风,清原是浑河的源头所在地,走进深山,一潭湖水映入眼帘:清澈、幽深、宁静。湖水不远的山坳里,一泓清水时隐时现,块块石缝间泉水汩汩流出,宽广的浑河就是由这些细流汇聚而成。作家由此创作了一首花腔女高音演唱的作品。
主创人员告诉记者,《源》既是浑河水的源头,也指人的初心。
大提琴独奏曲《鸿雁》、歌曲《源》是本次音乐会的主打曲目,是沈阳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小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项目。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程岩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鸿雁》《源》系列公益演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演出将高雅艺术带到了室外,融入百姓的生活,对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房先生是和妻子、儿子一起来的,他说:“沈师演出的每一首乐曲都好听,令人陶醉。”
本届交响音乐节期间,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辽宁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沈阳少数民族交响乐团、东北大学青年交响乐团、沈阳师范大学交响乐团、沈阳音乐学院北方交响乐团、沈阳市和平区中学生交响乐团等八个乐团将进行八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该音乐节的演出均是公益性的,百姓可免费观赏。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