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将军热衷看戏被革职

《黑图档》及道光帝追查盛京将军看戏一事的档案记录。

上世纪初,外国人拍摄的盛京将军府。
□本报记者/傅淞巍
核心提示
清道光十年曾发生一起盛京官场案,盛京将军奕颢、盛京副都统常明被革职,盛京五部侍郎、奉天府府尹等人俱交相关部门查处。此案引起轰动,民间曾传言为皇族恩怨。省档案馆保存的《黑图档》证明,盛京将军因“沉湎嬉戏,耽娱丝竹”“有负圣恩”遭到革职查办。
盛京将军与副都统热衷宴会、看戏
引起道光帝震怒
清道光十年(1830年)盛京将军奕颢被革职一案,在当时的盛京官场引起震动。此案详情,记录在《黑图档》中。
辽宁省档案馆研究人员孟庆来,尤为关注道光朝的《黑图档》。她告诉记者,道光帝查处此事,是因得到奏报——“盛京将军奕颢有演戏宴会之事”,可能是出于保护奏报者的原因,道光帝并未提及奏报者的名字,史料中也没有相关记录。
当年二月,道光帝命协办大学士理藩院尚书富俊、吏部右侍郎保昌前往详查。
孟庆来介绍说,富俊在嘉庆年间曾两度出任盛京将军一职,深悉盛京官场内情,且以“尚廉节”著称,由其带队彻查,堪称适恰。
富俊首先在沿途打探关乎奕颢的舆情,获悉沈阳城本有两个弋腔戏班,最近又来一支徽班,三个戏班时常于盛京将军府内演剧。待赶至盛京城内密访,所得情况与沿途舆论并无二致。近观之下,盛京将军奕颢所吃所穿所用的一切,都极尽奢华,令人瞠目。再查盛京副都统常明,与奕颢极为类似,也是喜好宴会与看戏,生活奢靡讲排场。
富俊将查访结果如实奏报。道光帝震怒,于当年三月十六日发布上谕:盛京将军、副都统表率一方,竟然时常宴乐,自蹈繁华,岂能胜任盛京将军、盛京副都统之职?“奕颢、常明着交宗人府、兵部严加议处,即来京所候部议。富俊着留盛京署理将军印务,保昌即带同司员回京复命。”
孟庆来介绍说,道光帝将此案交由宗人府和兵部处理,既因奕颢属皇室宗亲,宗人府为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又因盛京将军、盛京副都统为武职,兵部有选授和处分八旗武职的职能。
接到道光帝上谕后,宗人府和兵部先将谕旨传达至盛京将军、盛京五部侍郎、奉天府府尹各衙门,继而合议处理意见,认为奕颢、常明实属有负皇上委任,当“照溺职例议处”。“溺职”即失职,《钦定大清会典》规定,溺职者当处革职。
清朝正式的行政处分方式有罚俸、降级、革职三种,革职是行政处分的最高形式。宗人府和兵部认为,仅革职不足以惩戒蒙蔽皇上、辜负圣恩之过,还应将奕颢的奉恩镇国公之爵位一并革去。孟庆来介绍说,清朝宗室有十二等级,奉恩镇国公位居第五,一至四位的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
兵部和宗人府将处理意见奏与道光帝,请示皇上。当年三月二十八日,道光帝于上谕中表态:“据宗人府、兵部奏请,将奕颢等照溺职例处,实属咎所应得。奕颢革去盛京将军并奉恩镇国公爵,赏给头等侍卫;常明着革去盛京副都统,赏给四等侍卫,俱在大门上行走,以习尚奢华者戒。”
盛京将军是盛京地区的最高首长,副都统则是盛京将军的副手。同时将盛京将军与盛京副都统革职,对盛京官场的震慑已然不小,但道光帝余怒未消。
道光帝认为,盛京五部侍郎及奉天府府尹等人同样罪不可免。这几名官员与奕颢近在同城,对盛京将军府内时常演戏宴乐岂能不闻不见,竟然无一人奏报此事,且在前一年道光帝曾经东巡至盛京,屡次召见了这些官员,但他们均未面陈此事。于是道光帝下旨,将盛京五部侍郎、奉天府府尹等人“交部察议”。
以节俭著称的道光帝曾奖励奕颢两千两办公银
奕颢的父亲为固山贝子绵溥,高祖则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胤礽是清朝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据史书记载,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深通诸子百家经典,擅长弓马骑射,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但因兄弟不睦、父子猜忌,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被废,后经复立、再废波折,康熙传位雍正,胤礽晚景凄凉。
胤礽第二子弘皙是康熙皇长孙,自幼获祖父宠爱,青年时为人贤德,当时曾有传言,康熙帝会因宠爱弘皙而第三次册立胤礽为储君。乾隆四年(1739年),宗人府议奏,弘皙与同为皇族的弘升、弘昌等人结党营私,往来诡秘,上书请求惩处。乾隆认为“弘皙自以为自己是以前太子的嫡子,居心叵测”,革去弘皙亲王,除其宗籍,改其名为四十六。此事件被一些史学研究者看作康熙朝储位斗争的余波。由此,民间传闻,盛京官场案也是皇族恩怨。
孟庆来分析,百姓传言不实。她告诉记者:“虽然奕颢曾在嘉庆十年因误班被革去散秩大臣的职务,但自道光七年闰五月奕颢调任盛京将军,到道光九年这一段时间,道光帝对奕颢还是比较信任和赏识的。”
史料显示,这段时间奕颢频频上奏,展示自己的治理成效。道光七年九月,奕颢奏报,擒获了越边偷打鹿茸的要犯。这是一个陈年旧案,叆阳(今辽宁凤城)边门的差役施泳富雇用多名枪手越过柳条边猎鹿,边门士兵得其贿赂放任不管,该边门章京主事德锟曾将施泳富捉拿,却又受贿纵放。奕颢到任后,迅速将施泳富等20余名案犯抓获,对边门章京德锟等治罪。道光帝表示:“汝能切实查办朕甚嘉悦。”
不久,奕颢奏称:“查明在围场禁地挖窖猎鹿人犯,本年犯案达一百一十多起”。奏与道光皇帝,下令让刑部妥善议处,并详细拟定私入围场、参山惩处条例,编入《大清会典则例》。
又奏,“将兴京、凤凰城所属边门外奸匪偷砍之官山树木缴获归公,存放在山上,不准变卖”。如此,一则断绝了一众奸商觊觎的念头,二则匪徒偷窃的风气也可渐渐平息。
以上奏疏均得到了道光帝的谕旨嘉奖。
道光八年十二月,奕颢弹劾兵部侍郎惠端,称惠端在点验各城军用器具期间,其随行家丁、书吏骚扰地方,并请旨停止兵部点验兵器之例。道光帝准奏,下旨将惠端骚扰地方一案查实,交相关部门严行议处。
据《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记载,道光九年二月,道光帝赏盛京将军奕颢办公银两千两。孟庆来认为,这是道光帝的一个罕见举动。
在历史上,道光帝以节俭著称。据史料记载,除龙袍外,道光帝的衣服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一看到官员衣服光鲜,他就露不悦之色,甚至规定旗员六品之下,不得穿绸缎,一律布衣布靴。每逢皇后生日,道光帝招待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戚的御宴,一般是每人一碗打卤面。在讨论新疆布防方案时,将军们已经考虑到了道光帝的吝啬,上奏时提出了最低要求,仅要1.8万名士兵镇守新疆,但道光帝一下子就给砍去了2/3,完全不符合新疆地广人稀的实际。
“能够赏办公银两千两,表明当时道光帝对奕颢还是比较赏识的。”孟庆来说。
盛京地区禁戏,是清帝的一贯态度
孟庆来提醒记者,对奕颢的调查,是发生在道光帝东巡盛京几个月之后的事情。
“几位清朝皇帝东巡后,几乎都要对自己在盛京所见的不满意之处提出批评,或直接加以改变。”孟庆来说。
康熙见盛京城内局促而兴修了外城,使盛京城拥有内城外郭,呈现都城气象;雍正根据早年前往盛京祭陵时所见,对盛京官吏的慵懒严厉斥责;乾隆觉得故宫原有建筑不完善,而进行较大规模的增饰和改建,增建了东、西所行宫的宫城恢宏大气。“盛京官场的种种问题,道光帝东巡时可能就了解到了端倪。”孟庆来说。
《钦定历代职官表》有对盛京将军的专门论述:“作镇留都,统治军民,绥徕边境,其政务较繁,而委任亦最隆钜”。孟庆来对记者说:“盛京将军替清帝管理着我国东北地区,是皇帝在此地的代言人。”
道光帝对奕颢寄予厚望。在奕颢就任盛京将军期间,道光帝更是一再嘱咐强调:“务宜力从节俭,勤习骑射,俾旗民咸知本务,共挽浇漓。”
令道光帝失望和痛心的是,经过自己屡次三番的谆谆训诫,本以为奕颢会感激思奋,在为官做人上当表率,遇有旗民及地方官吏慕荣华尚享乐,应力加整饬才对,谁料奕颢竟然先染侈靡陋习,辜负了自己的委托。
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帝还对盛京的戏班子下达了驱逐令:“陪都地方断不容戏班聚集,日趋侈靡。着富俊即将盛京城内外所有戏班杂剧概行驱逐,饬令地方官严行查察,嗣后再不准潜行入境。每届年终,著该将军会同五部侍郎、奉天府府尹,将境内并无戏班之处联名具奏。如再查有潜留之事,惟该将军等是问。”
排斥盛京地区的戏剧演出,其实是清帝的一贯态度。《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中,顺治帝曾表示,虽天下一统,勿以太平而忘武备,并着重提出:“嗣后满洲官民,不得沉湎嬉戏,耽娱丝竹,违者即拿送法司治罪。”《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中记载,雍正怒斥“盛京城内酒肆几及千家,平素但以演戏饮酒为事”现象,对相关官员予以惩处。《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中,嘉庆重申了乾隆的谕旨:“倘有开设酒肆唱戏等事,一经发觉,定将该将军大臣等一并治罪。”
孟庆来告诉记者,史料表明,历代清帝对于演戏的禁止是有范围的,只是在有八旗驻防的地区禁戏,民间还是可以演戏娱乐的。
(本文照片由省档案馆提供)

人物
孟庆来
辽宁大学历史学学士,现任职于辽宁省档案局(馆)历史档案整理处,曾参与编辑出版《黑图档》。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