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成为精致阅读者
□洪兆惠
《南方文坛》今年第5期发表李陀和毛尖的《一次文化逆袭:对谈〈无名指〉》,文中李陀又说到细致读小说,特别是细致读经典的人还能有多少。李陀很乐观,认为中国这么大,至少有几十万几百万吧。李陀把那些有耐心,愿意细致读书,读《红楼梦》、托尔斯泰、契诃夫的群体称为“另一个阅读家族”,其标记是有精致阅读的能力。
我对“精致阅读”的提法感兴趣。在快生活、轻阅读的时代,倡导精致阅读有其特殊意义。前段时间,我放下手上的事情,一门心思重读《包法利夫人》。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李健吾译本,其实我手边还有李健吾的新版本和张道真的译本。之所以读它,是因为泛黄的纸张中有岁月的味道。书的扉页上用蓝色油笔写着购书时间,那是1980年10月,当时我还是学生。重读的日子安静心醉,好像又回到中学时代,不紧不慢,细细品味,读就是目的,其乐无穷。随后又读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和毛姆的《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这一书一文都在描述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我读它们,是为了寻找福楼拜写出好小说的理由。
毛姆说,没有波耶就不会有《包法利夫人》。路易·波耶是福楼拜的挚友,小说的大纲就是福楼拜在和波耶无休止的争论中产生的。写作中,波耶常在星期日来福楼拜的家,听他读刚写出来的文字,然后提出批评。作者暴跳如雷,批评者绝不让步,直到作者接受意见为止,所以写作进展缓慢。福楼拜在一封信中写道:“整个儿周一周二,只写了区区两行。”福楼拜把爱玛的焦虑、放荡、狂想、绝望写得节制而又有层次,活现一个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爱玛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经历让我克服浮躁,沉在书中。追随一个生命的生长和毁灭,是那几天只想做的事情。
一个人精致阅读的能力,首先表现在他的阅读耐心,而影响阅读耐心的因素,主要还是作品本身的黏度。《包法利夫人》的黏度,不是俗世色情,而是生命中内心与现实的断裂,所以爱玛是福楼拜,是你是他,同样也是我。精致阅读家族的人,其实是一群关注生命、关注人的内在生存的人。汉密尔顿在《希腊精神》中说《包法利夫人》不是悲剧,我目前还没弄明白她这个判断的深意。汉密尔顿的判断是以希腊悲剧为标尺。于是,我决心细读希腊的悲剧作品。毛姆也说过《包法利夫人》不是悲剧。其实作为读者,没有必要用它和希腊悲剧一较长短。悲剧与否,不影响它作为小说的品质。
有了足够的耐心,阅读才能仔细,而阅读的仔细,才是精致阅读的关键。我告诫自己,读经典小说,一要读到细节,二要读到人物的内在。好的小说家,都是写细节的高手,不然他写不活人物。人物活在细节中。细节给虚构的人物以坚实的基础。阅读时要留心看到作品对那些确凿之物的描写,还要细心感受那些有意味的生活片段和瞬间;好小说是贴着人物的内在写,那么,阅读也要贴着人物的内在读,切身感受人物的内在状态,与他或她一起经历痛苦的生命过程。
做一个精致阅读者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精致阅读中的幸福无法言表,只有在仔细阅读中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