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解决各种不分管、可不管的事儿
原标题:用“担当”解决各种不分管、可不管的事儿 让患者“求告有门”
紧张的医患关系、过度的医疗诊治、个别医护人员收受红包……
如何给患者一个平等的就医环境?如何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如何像对待亲人一样呵护病患?
前不久,苏家屯区卫计局受理了一起投诉案,本是一桩小事,却三番五次得不到解决,引人深思。
两个月前,该区一名40多岁女子被狗咬伤,到区某医院打狂犬疫苗。按照流程,该女子的伤口需在自动清洗机上清洗、消毒后再扎疫苗。而在这样的“自动清洗”过程中,原则上无需医护人员在侧。数日后,该女子未按医嘱到医院复诊,私自去其他医疗单位诊治,结果伤口处理不当,导致感染。该女子以自动清洗机旁无医护人员在侧,造成伤口感染为由,将医院诉之区卫计局。先后几次到卫计局法制科、医政科、防疫科以及机关党委等科室投诉,但因工作人员忙碌不在岗位、投诉涉及多个科室等原因,未得到及时解决。
为此,该女子直接找到苏家屯区卫计局局长黄英。
得知情况后,黄英立即开展调查发现,尽管科室人员因下基层等原因不经常在机关办公,但每个科室仍是按照各自的分管范围给投诉者予以答复,做了相关工作,但没能取得投诉者的理解。处理此事过程中,黄英发现,不是工作人员不作为,而是在解决投诉时存在体制机制问题,机构职能范围相互掣肘。黄英立即责成机关党委专门负责解决该投诉,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召开局党委会议,建立“首接负责制”,不管是哪个部门第一个接待问题,都要一以贯之负责到底,用“担当”的精神把原则上不分管、可不管的事儿承接下来。同时,责成机关党委专门负责接待投诉,不能再出现患者来投诉“求告无门”的境遇。
记者了解到,结合全市“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苏家屯区卫计局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上下功夫,以完善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区卫计局与医疗机构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医生与住院患者签定《医患协议书》《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区卫计局组成检查小组明查暗访,将检查结果全系统通报,着力解决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畅通医疗纠纷投诉渠道,建立卫计局医疗纠纷联动机制,按照“机关党委牵头、各科室配合联动”的工作原则,促进各科室的密切配合,避免一个问题多科室辗转投诉;设立医疗纠纷投诉电话,并向社会公布,依法维护医患双方及信访投诉人员的合法权益,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李莉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