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 解决问题
忠 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指出:“严重的问题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不愿不敢直面问题、不想不去解决问题。”事实证明,一个单位、部门的好与差,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领导干部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就必须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能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问题,是检验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领导干部,注重培养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才能及时把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将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发现问题要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拓宽视野看世界、看中国、看身边,看历史、看现在、看未来,从而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到一线开展点穴式、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多关注各种细节表现,不被表象问题所蒙蔽;要学会在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尤其是要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问题,发现带有复杂性、根本性的大问题。
敢于正视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正视问题不能有“遮丑心态”。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革命,而要多听听人民群众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投身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熟悉基层情况、倾听民愿民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搞清楚问题是什么、根源在哪里。
科学剖析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既要聚焦问题更要深挖根源,既要研判现象更要把握本质。领导干部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问题,才能在复杂紧急的情况下头脑清醒、不自乱阵脚,才能在问题出现时挺身而出,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充足。在找出自身问题后,就要科学剖析、深查细找、刨根问底,一条一条反思,一项一项解剖,一个一个校对,具体、透彻地分析出造成问题的根源,多从自身主观认识上深挖原因,多从领导和管理角度总结教训,多从个人履行职责的实绩查找问题。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抬起头来看看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才能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更足的前进动力。
着力解决问题。问题摆出来了,整改是不是动真格?承诺做出来了,行动如何跟得上?强调问题意识,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居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要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碰到难题敢于触及,遇到矛盾主动解决,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职责范围之内,决不能敷衍了事、上交矛盾;对具体问题,要切实做到情况明、方法对,因事施策加以解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问题是最好的清醒剂。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不去认真解决。既看到成绩,同时敢于正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省直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学习《纲要》热潮 汇聚振兴发展力量
- 辽宁·江苏对口合作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唐一军会见江苏省代表团一行
-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弱有所扶”篇
- 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让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 联合利华818到访苏宁,全渠道合作成下半年重点锚点
- 从618、818到双11,看电商购物节的社会价值
- 阅都市 悦生活 美克美家×伊森艾伦2019全新灵感燃情沈阳
- 大国粮仓根基牢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述评(上)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端稳自己的饭碗
- 广西:奔着问题抓整改 朝着民心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