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差距 辽宁男柔大级别要打翻身仗
本报记者 李 翔
8月18日,辽宁柔道队完成二青会比赛任务,在男子大级别项目上获得一枚银牌、两枚铜牌。“这次比赛基本达到了赛前预期目标,年轻队员在场上敢打敢拼,顽强拼搏,体现出辽宁选手的良好风貌,这一点我感到很满意。”在接受采访时,辽宁柔道队男子大级别教练潘松如此表示。
此前,潘松曾告诉记者,男子甲组+100公斤级是本次青运会辽宁柔道队最重要的夺金点,事实也验证了这一说法,辽宁选手朱子威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最终惜败给江苏选手胡浩男,与金牌擦肩而过。“虽然没能夺得金牌,但这个结果也是双方正常实力的体现。”潘松实话实说。
毋庸置疑,大级别一直是辽宁男柔的优势项目,在全运会上迄今已经实现六连冠。如今辽宁男柔大级别项目运动员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潘松对此并不讳言:“首先,一批老队员相继退役,一些优秀运动员出现重大伤病。其次,后备人才匮乏,省内各市体校的招生情况都不乐观。”通过二青会,潘松对国内男子柔道大级别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这次青运会可以看出,我们在大级别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我们最大的对手是江苏队。江苏队员训练年限长,实战机会多,在比赛中战术意识和场面控制要比我们的队员好,而身体条件和比赛作风是我们队员的强项。”
运动员时期,潘松是国内最优秀的男子柔道大级别选手,在完成从队员到教练的转变之后,他每天思考的课题,就是怎样延续辽宁男柔在大级别项目上的优势。“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做好两点:第一是突出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已经取得全运会三连冠的刘建身上,围绕他进行针对性训练,安排技战术,做好后勤保障。第二是让年轻队员多给老队员当陪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以老带新。在训练中帮助年轻队员改进弱点,强化优势,多给他们创造参加比赛的机会,积累实战经验。”潘松如此表示。
潘松直言,这次参加二青会的队员,都是为2025年全运会储备的人才,他们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虽然目前来看,我们与江苏队员存在一定差距,但通过教练和队员的共同努力,到了成年队比赛,我们的队员有望超越他们。”潘松很坚定地说道。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