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完成年计划107.1% 我省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本报讯 记者徐铁英报道 11月25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截至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完成年计划107.1%;城镇登记失业率4.09%,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4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围绕就业这个民生大局,我省持续加强政策供给和落实,加快完善就业政策体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在构建辽宁特色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青年就业见习、支持企业培训新型学徒等工作领域,连续出台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10项配套政策,实现了多项惠及民生的重大政策突破。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持续关注重点企业情况,全省共向8661户企业发放稳定岗位补贴4亿元,涉及在岗职工117万人。
作为全省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多渠道、多措施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实施国家三年百万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和就业启航计划,做好对长期失业青年的就业帮扶;组织省内高校开展“大学生留辽回辽来辽就业创业”主题宣传活动,最大限度吸引和留住人才;举办“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等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公益性招聘活动,同时,重点开展了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对其提供“一对一”兜底帮扶。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为就业增添新动力。健全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对创业场地补贴、一次性创业项目推荐补贴、创业带头人社保补贴和初次创业失败人员社保补贴四项核心创业补贴政策进行了优化。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创新活动874场,参与企业1.04万家,参与人数25.94万人。进一步强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将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纳入省市两级创业基地运营补贴范围。截至10月底,全省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185家,带动就业4.4万人;全省共扶持创业带头人9745人,带动就业5.6万人。
强化补贴政策的联动效应,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快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放职业培训补贴3278万元,开展职业培训11.1万人次。全省共开展“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洽谈会380场,为22.68万人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落实好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两项就业援助政策,帮助9.3万就业困难人员和43.1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省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建设就业扶贫车间等各类载体191个,截至10月底,全省农村贫困劳动力8.6万人,需要帮扶的有50313人,已就业48857人,需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97.1%。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