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先锋]怕过担心过,但从未想过退却
怕过担心过,但从未想过退却
本报记者 王敏娜
“17年前,非典来袭,我是在校园读书的学生,是医护人员在守护我们;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一次,换我来守护大家!”这是朝阳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侯坤写在笔记本里的一句话。1990年出生的侯坤是朝阳市第二医院抗疫一线的一名白衣战士,已从事护理工作10年,现任ICU护理组组长,经验丰富。
侯坤本打算今年春节与家人一起过个年,但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她在接到医院组建新冠肺炎应急救治小组的通知后,立即赶往医院,加入应急救治小组第一梯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一袭飘然白衣,一顶别致燕帽,治病救人,温暖人心。”这是侯坤最初的选择,也是她最执着的坚守。
“面对疫情,我必须站在最前面。”侯坤说。
第一天到应急重症病房,侯坤就在里面工作了9个小时,没喝一口水。忙碌、紧张成为常态,她已记不清每天做了多少护理,走了多少路。因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每次脱掉三级防护装备,她满脸都是勒痕,小腿肿得厉害,但她从没有过一句抱怨。
“让治疗小组安心工作,让患者配合治疗是头等大事,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职责!”侯坤说。
2月4日,侯坤所在的第一梯队完成阶段任务换岗休息。在隔离休整期间,她得知应急重症病房第二梯队人手不够,急需护理气管插管患者的ICU护士时,再次请缨。
护理气管插管患者需要更细致、更小心。给病人吸痰、进行口腔护理、插尿管……这些以往在重症医学科病房很平常的活儿,却成了高风险的工作。侯坤坦言:“不害怕是假,因为这是高风险暴露。”
虽然怕过、担心过,但侯坤从未退却过。
在第二梯队完成阶段任务后,侯坤又一次请战,这次是申请到武汉抗疫的最前线。
“我们医院有不少同事在武汉战斗,平时和他们交流,知道那里更辛苦,更需要ICU护士。我有在隔离病房护理新冠肺炎患者的经验,能确保防护到位和专业的护理。”侯坤说,“我就想站在一线,尽我所能抗击疫情。”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