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先锋]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更是抗疫路上的“半边天”!
不叫苦、不叫累,护目镜下的汗水,脸上深深的压痕,一双泡得发白发皱的手……这些,都是她们最美的“勋章”。
致敬,巾帼英雄!
“为职业生涯画个完美句号”
3月8日这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主任娄宪芝收到了一束鲜花,这是在北京工作的儿子送给她的节日礼物。
娄宪芝今年58岁,是感染科团队中年龄最大的。2002年9月,她由医院消化内科调至感染科;4个月后,直面非典疫情,成为医院抗击非典的主力。转眼17年过去了,娄宪芝仍旧能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就在那边的小楼,整整干了7个月。”
去年年底,娄宪芝左脚骨折。“没想到一月底,沈城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是从那天起,她拖着骨折的左脚战斗在发热门诊的岗位上一直到今天。
“我们全科有28名女性,3名男性,疫情发生后就进入了战斗状态。医院发热门诊的规模比较大,目前新冠肺炎的排查量已经达到2600人次,是沈城各市级医院的总和。”和每名发热门诊的医生一样,娄宪芝需要对疑似患者进行采样,“除了采样,我还需要进一步排查和会诊,决定是否进行后续的医学采样、核酸测定以及是否采取隔离或留医观察等。此外,我还要吸纳和传达新版指南的治疗精神。”娄宪芝说。
每天一忙起来,娄宪芝总是忘记自己左脚骨折的事实,“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我要为医生这个职业生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娄宪芝说。
“抗击疫情,我们并不孤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护士长陈佳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18岁,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女儿4岁。而她的丈夫阎智勇,也是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
说起丈夫,陈佳佳说:“他也忙,我也忙,虽在一个单位,也常常三四天见不到面,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让陈佳佳最不放心的是即将高考的儿子,“冲刺阶段,我却缺席了,挺愧疚的。不过,这段时间发现儿子长大了,每天都会问我吃没吃上饭,有没有休息好。”
1月底至今,陈佳佳没有休息过一天。她告诉记者,除了辛苦,还有很多感动。“医院的领导跟我们一起奋战,很多其他科室的同事主动请缨帮助我们,社会各界为我们捐赠了很多物品……这一切让我感觉,抗击疫情,我们并不孤单!”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