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安:做好抚顺西露天矿 整合利用大文章
本报记者 赵 静
“抚顺西露天矿综合治理,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城市转型发展,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整合利用大文章。”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李晓安将目光投向亚洲最大露天矿坑——抚顺西露天矿的综合治理问题,并就此提出提案。
抚顺因煤而兴,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形成了“一区两坑五场”的采煤影响区,面积达74.73平方公里,严重制约城市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把综合治理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决不能为治理而治理”。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5月,西露天矿进入退煤闭坑、由采转治阶段。
“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做好综合治理整合利用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李晓安建议,在已有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总体思路基础上,由国家层面组织顶级专家团队,编制一个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实施方案。
目前,抚顺西露天矿及其周边区域已列入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试点,但区域范围较小。李晓安建议,扩大试点区域,并在居民搬迁、生态环境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和接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同时,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可依据未来地质灾害评估情况,将部分土地有效利用于城市建设和临时建设,其收益用于采煤影响区的生态治理。
“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工程量巨大,所需资金也很大。”李晓安建议,构建国家、省、市和抚矿集团以及社会等多方共同投资的投入机制,确保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