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种菜记
新华社哈尔滨6月1日电 题:“王二小”种菜记
孙晓宇 黄腾
面对村民王淑荣劈头盖脸一顿数落,黑龙江省兰西县兰河乡党委副书记赵海涛有些措手不及。“俺俩的儿女都奔五十岁了,咋还能管俺老伴叫‘王二小’呢?”王淑荣说。
回想起一年前发生的“小插曲”,赵海涛和王淑荣都笑了。王淑荣是兰河乡拥军村唐家岗屯村民,“王二小”是王淑荣的老伴王洪喜。
为把房前屋后的小菜园打造成农民增收新“财路”,去年兰河乡在拥军村唐家岗屯开设了“小园菜市集”。“二生子家”“贾老根家”“王二小家”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招牌纷纷挂在了农家小院的门口。招牌由乡政府根据户主小名(乳名)统一制作,吸引城里人进院买菜。
说起当初挂牌的事,今年67岁的王洪喜手一挥,笑着说:“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叫啥都行,我都答应,我也没想到我老伴不乐意。”
王淑荣说,自己当时一看到写着老伴小名的招牌就“闹心”,正巧遇上赵海涛在村里,就发生了“讨说法”的一幕。
让王淑荣没想到的是,“王二小家”牌子挂出去后,进院买菜的人越来越多,小菜园里不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成了“香饽饽”。每到周末“小园菜市集”,老两口一天就能进账100多元。
王淑荣说:“客人都好奇为啥取这么俏皮的名字,一边和我们‘唠嗑儿’,一边就把菜买了,院子里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去年雨水大,王洪喜家大棚遭水淹,但老两口还是收入了3000多元。“王二小家”菜园越来越火,王淑荣气消了,心也顺了。再遇见赵海涛时,她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这牌子一挂,菜卖得越来越好,可把你委屈了。”
为增加农民收入,去年乡里把唐家岗屯发展为赤松茸培育专业屯,乡里统一组织兴建大棚培育赤松茸,每平方米32元造价中,30元由政府补贴,赤松茸由当地一家合作社保底收购。
赵海涛回忆,尽管是好事,当时也遇到不少阻力。村民中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一度关系紧张,甚至个别村民还差点“干起来”。
王洪喜积极响应乡里号召建大棚,在培育赤松茸的同时,也用来种植其他蔬菜。今年开春以来,王洪喜家又收获了二三百斤赤松茸,收入1000余元。
见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一些曾经犹豫的村民坐不住了。村民田福玉找到赵海涛问:“培育赤松茸的基料我备好了,园子也收拾利索,大棚啥时候能给我建好?”
“也就这几天。” 赵海涛打趣地问田福玉:“去年动员你建大棚你不愿意,今年补贴可从每平方米30元降到15元了,你想好了?”
“赤松茸效益好,补贴降了也得整。”田福玉说。周围的人忍不住都笑了。
此时,王洪喜已早早在院子里晒好基料,等天气暖些就开始新一轮赤松茸培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