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举办“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
本报讯 记者李越 见习记者刘璐报道 9月20日,我省举办“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带领大家参观位于沈阳农业大学的国家山楂种质资源圃、东北野生猕猴桃资源异位保存圃及辽宁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圃。该活动作为今年我省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让人们了解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进而树立爱护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农民丰收节期间,将集中展示我省优质特色农产品。而优质的农产品,源于优异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系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若没有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种业原始创新就将失去基础保障。近年来,受气候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地方种质资源逐年减少,亟须抢救保护。
“谁掌握了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目前,我省已初步构建起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了作物种质资源库、资源圃和原生境保护区,这些资源将为种质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