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重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六论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形成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的鲜明导向。”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再次释放出了重实干实绩的强烈信号,树立起了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在广大干部中引起热议与共鸣。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是做好一切事情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今日辽宁,振兴征程上的每项任务、每个目标都艰巨繁重、时间紧迫,我们每一天都要争分夺秒,每一步都要走深走实。困难和挑战面前,唯有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才能让荆棘变成鲜花、把坎坷化为坦途,才能打造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才能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这充分说明了“关键少数”在一个单位或地区的示范性、重要性。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各级领导干部是“主心骨”“引路人”,只有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有我在”,冲锋在前、吃苦在先,才能以无声的行动、人格的魅力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注入决心。只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就会拧紧责任链条、疏浚落实“管道”,让改革的举措见到实效、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兴实干之风,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敬畏事物的本来面目。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为留“痕迹”而工作,不要做“痕迹”的奴隶,绝不能只看“面子”不看“里子”,绝不能让“花架子”“假把式”有生存的空间和土壤,绝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空转虚耗上。要坚持效果导向,说了就要做、定了就要干,切莫把工作停留在口号上、规划中、文件里,全力缩短“说了”与“做了”、“发文了”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之间的距离。
兴实干之风,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既要鼓励创新、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又要防止纪律“松绑”、作风“减压”。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大胆使用,旗帜鲜明地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对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则要追责问责、决不姑息。一个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实干者实惠、让吃苦者吃香的良好政治生态,必定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上去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人人都保持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拼劲、韧劲,汇聚起来,就是一个自强自信的辽宁,就是一个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的辽宁。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