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发布
经济日报北京10月16日讯 记者顾阳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该报告是中国营商环境系列报告的第一部,也是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
“要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发布为契机,促进各方交流互鉴,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以更好营商环境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当日举行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发布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目前,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已覆盖31个省(区、市),全国累计已有98个城市参与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各参评城市聚焦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的流程繁、时间长、材料多、收费高等突出问题,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自201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立足国情,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牵头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连续3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本次发布的报告全面梳理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回顾总结了2019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亮点,系统描绘了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景展望,提炼了一大批改革举措和典型经验,集中呈现了各重点领域的最佳实践、改革方案和路线图,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创性、差异化探索。
报告显示,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六稳”的关键性举措和重要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聚焦减审批减材料,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放宽;聚焦规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监管不断强化;聚焦减环节压时限,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聚焦完善法规制度,合法权益保护不断加力。
“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出市场活力;进一步推行公正监管,管出公平正义;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服出便利实惠;进一步强化评价引导,激发改革动力。”林念修表示,在看到优化营商环境丰硕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营商环境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要在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