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笑的孩子有奶吃
刘立纲
老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日前,一位省领导指出,干事业应当是“会笑的孩子有奶吃”。一句话,风趣而深刻地道出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去推动振兴发展。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的是一些人,“擅长”可怜巴巴地向上级或领导提出这样那样的请求,期望以此博来同情、得到关照。在我们的干部中,或多或少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有的人没干劲、无激情,抓改革不慌不忙、促落实不紧不慢、谋发展不温不火,却乐于“等”帮助、“靠”时间、“要”政策;有的人易悲观、爱抱怨,看不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自己不努力,一味羡他人,落后一点就认为没有希望,压力一大又觉得承受不了;有的人格局小、不担当,见好处就上,比谁闹得都欢,生怕吃亏,但一碰难题就“让”,比谁跑得都快,唯恐“摊事”。
“会笑的孩子”不同,他们积极、阳光、乐观、自信,有思路、有办法,不服输、不放弃。为了事业的进步、百姓的福祉,他们不在“舒适区”里停留、不在“功劳簿”上睡觉,敢闯敢拼、苦干实干,愈挫愈勇、愈险愈进,用过程的苦换来结果的甜。
一“哭”一“笑”,发生在党员干部身上,往小了说是心态不同,往深里究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别,是党性强弱、本领高低的差别。体现在工作上,前者主导或负责的领域,业绩平平、久无起色,甚至会成为影响单位精气神的“负能量”“传染源”。后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攻城拔寨、日就月将,赢得普遍的赞誉与尊重。
现实中,“哭”“笑”的比例,决定了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气质和形象。这其中,导向是关键。敢于对“不为”者问责、给“有为”者撑腰,让“会哭”的人占不着便宜,让“会笑”的人能得到实惠,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自助者天助,自强者恒强。今天的辽宁,挑战无处不在,问题交织叠加,机遇稍纵即逝。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等不来、送不来,更“哭”不来。相反,只要人人都坚定信心、露出笑脸、挺直腰杆、挥洒汗水,就没有什么事干不好、做不成。这世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五年来,我省造林77万公顷,治沙29.82万公顷,特色林产业迅速崛起 筑绿色屏障 兴富民产业
- 夏德仁在沈阳市走访部分通信运营企业时强调 以5G网络建设和产业应用带动辽宁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6万元 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新数据 新看点)
- “十三五”,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新突破
- 【“十三五”,这5年】“母亲河”开启保护发展新篇章
- 广东茂名与广西来宾深化产业合作——扶贫协作结硕果
- 梁子湖畔新生活(决胜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20))
- “农产品再不怕霜冻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荒地变草地 带动西藏农牧民增收致富
- 勇立潮头 开拓进取(人民观点)——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