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摔跤柔道传递“冠军接力棒”
本报记者 朱才威
“目前辽宁女子摔跤队有周凤、孙亚楠和罗晓娟3名国手随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我们将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她们能够安心备战,争取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为国家、为家乡赢得荣誉。”昨天下午,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重竞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辽宁摔跤队总教练路海向记者介绍。
除了3位国手,辽宁女子摔跤队还有30余名队员正在综合馆集训。“包括张凤柳、关亚静、范猛、杨斌、杨楠等在内,现在队里的全国冠军就有11个。”路海告诉记者,“疫情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大影响,正好安心训练。不过东京奥运会推迟到明年7月,和全运会间隔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多月,这对优秀运动员会是一个考验。”
女子摔跤、男子柔道和女子柔道是辽宁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省重竞技中心得到了省体育局和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的高度重视,每支队伍都配备两到三名教练,女子摔跤队还有一位伊朗籍外教。据了解,辽宁摔跤队和辽宁柔道队目前保持一天三练甚至一天四练的强度。
冠军队伍,冠军带。2018年8月,袁华和潘松分别担任辽宁柔道队女子和男子大级别组的主教练。袁华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潘松是连续四届全运会冠军,两人的柔道之路都已经走了30年,所以现在辽宁柔道大级别队伍,分别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渐复苏。
袁华介绍:“我们队就12名队员,柔道是交手对抗的项目,人少了不行,所以直到4月中旬都一直和男子柔道大级别合练。”男子大级别主教练潘松则表示:“我们平时和其他省队伍会有一些交流,但是现在比赛打不了,走不出去,也请不进来。这可能是唯一的影响,不过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是自己在家里备战。”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女子摔跤奥运冠军王娇在场边不时奔走,她现在的身份是辽宁女子摔跤队的领队,也是队员们的知心姐姐,“别看我们队员一个个都是‘女汉子’,但她们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喜欢唱歌、跳舞,内心世界很细腻。”
冠军队伍,有传承。男子古典式摔跤的刘迎伟、女子自由式摔跤的张凤柳、男子柔道+100公斤级的刘建、女子柔道+78公斤级的马思思,都是至今仍奋战在赛场的老将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其实该拿的荣誉都拿了,什么都不缺了,但是他们还在坚持。只要队伍需要,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对年轻人进行传帮带。他们是辽宁竞技体育永葆青春的根基。”路海说。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