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治疗肿瘤 培育产业 我国生物技术孕育新活力
据新华社南京11月4日电 3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的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30余位生物技术领域院士和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共计200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
中国生物医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大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维持在全球第二位,2019年专利授权量占全球第一。生物技术和新药研发仍是资本最关注的两大领域,中国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投融资密集区域,其中江浙沪已形成集群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创新迅速发展,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在此次战“疫”过程中,生物技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目前,中国已有4款疫苗进入三期临床实验,整体居全球第一梯队。
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更为疑难杂症患者带来福音。今年以来,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疗法获得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它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自动识别、查杀癌细胞,让不靠手术、化疗、放疗等外力治疗肿瘤成为可能。
“目前,中国在细胞治疗领域发展速度很快,在论文发布量等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说,同时要看到中国的原始创新还是不足,需要进一步聚力突破。
记者 朱程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