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岁国宝永安桥配“护卫”24小时盯防
380岁国宝永安桥配“护卫”24小时盯防
开辟交通环岛 设置防撞护栏 安排专职看桥人 安装360度无死角摄像头
2020年11月11日

车辆从永安桥两侧绕行。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永安桥桥头设置了防撞护栏,两侧栽种了绿树。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为了保护近380年历史的“国宝”永安桥,有关部门设置了环岛,行人和车辆为桥“让路”。此举引发网友关注和点赞,也让“盛京第一桥”永安桥成为了“老网红”。
设置石质防撞护栏、专职看桥人、24小时无死角监控……昨日,记者来到永安桥,采访了于洪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文物科科长王悦,带市民了解这座“老网红”是如何炼成的。
车给桥让路 永安桥成网红
“修建这个环岛,太有文保意识了,点赞!”
最近,关于沈阳永安桥的多段视频在网上传播,在车辆往来的“交通环岛”内,是一座古朴典雅的石桥。一静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人体会到了文物保护者的良苦用心。这种对永安桥的保护,得到许多网友的手动点赞。
永安桥又名大石桥,被称为“盛京第一桥”。它位于于洪区马三家街道永安村,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建造。
永安桥在历史上也有诸多记载。它是皇太极对明用兵而修筑的战备路上的重要桥梁。由于其位于皇帝东巡祭祖必经的“大御路”上,因此清朝有四代皇帝十次东巡,16次从永安桥上通过,往返于京师与盛京。
同时,永安桥还有多个属于自己的特殊标签。它是辽宁省现存比较完整的古代砖拱石桥,整个桥建筑结构坚固、造型壮观、雕工精美,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的较高艺术水平。
去年,永安桥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国宝级文物。
专人看桥 24小时无死角监控
王悦介绍,永安桥位于沈马公路,是连接沈阳市区和马三家的重要道路,但目前桥上已经禁止车辆通行多年。“建造年代较为久远,车辆日益增多,对桥体的压力越来也大,已经影响桥体‘健康’。出于保护目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有关部门在永安桥周围建起环岛,在南北各修一条道路供车辆通行”。
在永安桥旁建设的环岛外,可以看到桥头和桥尾均设置一排石质防撞护栏。
同时,还安排一位永安村的村民成为了“护桥人”,负责对桥的日常看护。另外,在桥四周安装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这位村民家距离大桥约50米远,夜间也可以实时监测到大桥的情况。
明年将进一步提升防护水平
王悦介绍,明年春季,于洪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将对永安桥实施保护提升工程。具体包括在环岛两侧入口前30米安装减速带、在路基内侧铺路边石、增设半刚性防撞护栏、增设交通导流标志和反光贴等,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此外,关于永安桥周边改造及环境整治规划也已经出炉,计划围绕永安桥,打造“东巡文化园、行辕博物馆”等文旅项目,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再现“御路神桥”的历史原貌。
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