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非遗传承人深入川南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桮小丽在布拖县传授满族刺绣技艺。
11月12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2020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安排我省11位非遗传承人于11月10日、11日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开展2020年“春雨工程”志愿服务项目——辽宁非遗川南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我省非遗传承人与当地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交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调了辽西木偶戏、阜新玛瑙雕、核雕、烙画艺术、指画艺术、传统木版年画、锦州面塑、初春枝满族剪纸、沈阳桮小丽满族民间刺绣、李氏民间掐褶纸10个国家级、省级项目的11位传承人,组成辽宁文化志愿服务团队。11月10日,布拖县文化馆迎来了300余名来自布拖县民族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辽西木偶戏优美盘旋的长绸舞一开场便吸引住小学生的目光,在传承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他们走上台前与传承人互动交流,学习操纵偶人翩翩起舞。
锦州面塑非遗项目传承人张斌的展示台前挤满了小学生,他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摆放在展台上的面塑作品,看到张斌现场演示,他们的眼前一亮,跃跃欲试,想向张斌学习面塑。见此情景,张斌不仅手把手教几个小学生面塑的基本造型要领,还赠送给他们面塑人偶。张斌告诉记者,这次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文化服务,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辽宁非遗文化。
11月11日,我省非遗传承人一行来到布拖县撒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来自大山深处的彝族同胞用新奇而质朴的眼神打量着具有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作品。传承人们将作品放在他们的手中,细致地加以讲解,并相赠充满着关爱与温度的非遗工艺品。满族民间刺绣项目传承人桮小丽向彝族姐妹传授满族刺绣技艺一丝不苟,她不仅介绍了基本针法,而且介绍了满族刺绣的构图特点与审美特征。彝族姑娘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刺绣针法,同时也向桮小丽介绍了彝族刺绣技法。桮小丽表示,这次到布拖县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也学到了很多当地的民俗文化知识,了解了彝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难得的交流机会。
为期两天的活动,来自辽宁的非遗传承人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文化志愿者的使命担当。辽宁非遗川南行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是2020年全国重点贫困地区“春雨工程”志愿服务项目之一,这项活动通过文化惠民展示辽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搭建共促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脱贫攻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