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构建农用地膜污染防治全链条管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李越报道 目前,我省废弃农膜回收率已达到85.97%,到2025年,全省基本实现废弃农膜全回收,地膜残留量零增长。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场培训会上了解到的。
不合格或使用过后处理不当的农膜,极易造成“白色污染”。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我省对农膜治理专门进行了部署,包括严禁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降解地膜示范推广等。明确要从源头入手,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强化销售市场监管、推动地膜合理使用、强化地膜回收秩序,构建起农用地膜污染防治全链条管理体系。
今后,我省将持续推动废旧农膜依法依规全程治理。从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管,探索建立举报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狠抓生产者源头管理,依法查处不达标产品。要求各地大力推广农膜回收典型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膜使用总量。强化科技支撑,依托科研院所,组织建立农膜污染防治技术团队,制定区域农膜污染综合性解决方案,推广适期揭膜等技术,提高农膜使用效率。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