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从三个与船相关的比喻读懂习近平“云外交”讲话

热解读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到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再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一周以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多场重磅多边外交活动,全面阐述中国主张,并就加强合作提出倡议。中国的“云外交”备受瞩目。
在这几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多次运用与船相关的比喻,其中蕴含着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共同应对挑战的方案举措和事关未来全球发展的大国智慧。
——“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
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用“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这一比喻形象表达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
这不禁让人想起两年前的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一幕。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太平洋探索者号”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以景喻事:“我们同在一条船上,一起谋划发展合作,具有特别的意义”,要“握稳舵盘、把准航向、齐力划桨、乘风破浪”。
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仍在扩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深刻指出。
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还进一步阐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无论是赢得全球抗疫最终胜利,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危机考验。
——“各国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以“同舟共济”作喻:“各国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弘扬伙伴精神,密切政策沟通和协调,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争取尽早战胜疫情,努力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此前,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以“同舟共济”表达团结合作主张。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合作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唯一选择。
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的诞生便是对“同舟共济”最好的诠释。
2008年,一个名为“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衍生产品,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并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全球主要股市一片惨淡,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11月21日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说:“国际社会都很关心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也很关注二十国集团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我们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
今年,是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对亚太经合组织来说,也是特殊的一年:茂物目标即将到期,亚太发展来到新的十字路口。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引用马来西亚的一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令人感慨良多。
困局之难,也是破局之机。
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我们要以开启亚太经合组织2020年后的合作愿景为新起点,开启亚太合作新阶段,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只要我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相互成就、互利共赢,就一定能战胜艰难险阻,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前进。

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正如习近平主席引用的那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