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球员顶薪减半至税前500万
11月25日上午,中国足协在苏州举行中超联赛工作会议。据记者了解,会议重点内容是此前外界广泛关注的限制俱乐部投入和球员工资等问题。
25日联赛工作会上,中国足协与各中超俱乐部代表讨论了进一步限薪和限制投入的具体细则。之所以说进一步,早在2018年赛季后的总结会议上,足协就正式抛出了“四大帽”政策,当时规定中超俱乐部2019年投入不得高于12亿元。而在去年年底,中国足协也对本土球员和外援薪水进行了限制,规定本土球员最高薪水为税前1000万元(国脚1200万元),外援最高薪水为税后300万欧元。
本次中国足协与各俱乐部讨论的方案基本上和此前外界提前“吹风”内容完全吻合,俱乐部投入方面,要求中超每家俱乐部2021赛季的总支出额度最高不得超过6亿元。
新赛季中超俱乐部本土球员的顶薪标准由此前的1000万元(国脚1200万元)减半至税前500万元、各中超俱乐部单季本土球员薪酬总额不得超过7500万元,考虑到通常30人报名名单中有25名本土球员,这就要求本土球员平均年薪不得超过税前300万元;
而中超外籍球员顶薪为税前300万欧元,各中超俱乐部单季外援薪酬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如果单赛季俱乐部注册7个外援,等于说外援平均年薪不足150万欧元。
记者了解,由于过去几年的持续烧钱,目前投资人都已经不堪重负,因此降低俱乐部投入和降低球员薪酬这两个主要问题,投资人之间是很容易达成广泛共识的。但至于未来会如何推进,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
澎湃新闻
相关新闻
中超球员平均工资是韩国的十倍 老总们惊呆了
中国足协在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有关中超俱乐部与日、韩职业联赛平均支出、球员平均工资数据对比,还是惊呆了各位中甲俱乐部代表。
有中甲总经理私下里也不由感叹,国内职业联赛“限薪”看起来的确刻不容缓。
中超的高薪让年轻球员消磨了去海外高水平联赛的梦想。
对于中甲联赛与中超联赛同步强化球员限薪,各俱乐部老总们普遍都有心理准备。不过当听到一系列有关中超俱乐部投入的数据后,老总们大多都感到震惊。
中国足协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19赛季中超俱乐部平均支出11.26亿元,而同季日本J联赛的数额折合人民币为3.16亿元、韩国K联赛的数额为1.09亿元。
也就是说,去年中超俱乐部平均支出额分别是日、韩联赛3倍、10倍以上。这样巨大的差距自然引起中甲俱乐部惊叹。
同样以2019赛季数据为例,中超球员平均工资为1389万元(含外援)、J联赛为241万元、K联赛为119万元。中超球员当季薪酬平均值同样比K联赛球员薪酬平均值多10倍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J联赛不是引进因涅斯塔这样比较个别的高薪球星,那么J联赛球员平均薪酬标准恐怕还会被进一步拉低。
中国足协进一步推行国内职业联赛限薪工作是否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数据或许是最好的评断依据。
澎湃新闻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