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联盟首次用数据为球员画像

高产高效的终结型中锋,近筐手感柔和,也能在低位背打对手。CBA最强的篮板手之一,二次进攻非常凶猛。

有无球结合的控卫,打挡拆时传球为先,空位三分精准。聪明积极的防守人,全联盟最擅长抢断的球员之一。

擅长突破攻筐和造罚球的挡拆型控卫,得分高产高效。球风也很无私,能在完成个人进攻的同时兼顾分球助攻,并且极少失误。
郭艾伦球风无私,极少失误;赵继伟三分精准,防守聪明;韩德君高产高效,进攻凶猛。这些描述,是否符合球员们在你印象中的样子呢?
在2020-2021赛季CBA常规赛第二阶段开始前,联盟官方根据第一阶段各支球队的表现,首次推出了本土亮点球员的系列数据报告,每支球队选择了三位表现突出的球员进行分析,并通过客观的数据来描绘出球员在赛场上的真实形象。
据了解,这次发布的数据报告包括了全部19支参赛球队,并挑选出每队累积胜场贡献(VORP)排名前3的本土球员,对其进行了相对精确的数据画像。所以累积胜场贡献(VORP)是一项结合了球员单位时间攻防综合表现以及上场时间,用来衡量球员赛季动态累积胜场贡献的数据。
简单来说,就是对一名球员在球队胜利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进行量化,本赛季的最有价值球员评选,也将会参考累积胜场贡献算法来划定候选人范围。
是什么原因让CBA在今年做出这样的尝试?这其实也是CBA2.0计划的一部分,包括今年对于体测的改革,都显示出CBA对于球员数据——尤其是高阶数据的重视。毕竟,对于一个要向职业化发展的联盟来说,专业而细致的数据是很多东西的基础。
以往,CBA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不说早期时候的数据很多已经缺失,就在近些年来也始终只有一些基础的场均数据,球迷们对于一名球员的印象或者判断,都大多通过这些简单的数据。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简单的数据其实有很大的“水分”,或者说并不能特别客观地反映出球员的真实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球员看场均数据不错,但是到了一些关键的比赛中却发现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出彩。
而高阶数据,则是通过更复杂的算法来从多个角度衡量球员表现,能够更加真实客观地还原出球员的技术特点和比赛风格。比如此次发布的数据报告中,对郭艾伦的评价就是“球风无私”,这和外界很多人一直质疑他“打球太独”是截然相反的。
显然,后者的印象或许只是来自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进攻失误,而不是郭艾伦在整个赛季里展现出的打球风格。所以说,只有这种用数据为球员画像的方式,也便于球迷们更准确地去评价一名球员。
辽沈晚报首席记者 高鹏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