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名称中性化 不等于无个性
黄 岩
2021年1月15日,是中国足协规定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最后期限。还剩下一个多月时间,改名,已然成为绝大多数国内足球俱乐部的头等大事。
目前看来,不少足球俱乐部准备采用“地名加上FC”的组合,FC是足球俱乐部的英文单词缩写,这种简单的起名方式,让人产生应付差事的感觉。但是,由于这种起名方式省事,一些同城球队还要为此争抢,好像谁注册抢占了“FC”,就心里有底脸上有光了。
但是,如果大家都懒得花心思,直接换成“FC”,首先球迷、媒体必定有审美疲劳之感。而且,加上FC拼凑出没有个性的称呼,实在对不起俱乐部所承载的历史和球迷的感情。所以,像北京国安、上海申花这样的俱乐部名称都应该保留下来。据称,北京国安俱乐部已经上书中国足协,从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陈述,特别提及现有俱乐部名称没有商业关联。
自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诞生起,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俱乐部就进入球迷视野,20余年来,这些俱乐部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已经凝聚了深厚的足球文化。这样的名字应该得到“特赦”,取其“国泰民安”“申城之花”之意,有什么不好?
那些必须改名的俱乐部,真要动一番心思了。在国际足坛,俱乐部的命名方式分成欧式和美式,欧式大多以地名加上联、城、缩写、年份等,比如曼联、曼城、AC米兰、慕尼黑1860等。美式命名喜欢用地名加上猛兽的名字。这两种命名方式,好像都不太适合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其实不妨向J联赛学一学,川崎前锋、大阪樱花、鹿岛鹿角、横滨水手、浦和红钻等俱乐部名称既耳熟能详,又有地方特色。
目前,已有国内足球俱乐部发动球迷为改名支招,广州富力俱乐部甚至许以“丰厚奖励”。有球迷起出“广州南粤”的名字就不错,既有地域特色,也能增强球迷的归属感,不知广州富力俱乐部和广州恒大俱乐部是否愿意采用。
俱乐部名称不仅是品牌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强制性改名也是改革的契机,换一个中性又充满个性的名字,有利于用地方文化把球迷凝聚起来。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