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设计多元对话 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本报记者 凌 鹤
文物虽然不能动却可以全方位与你对话交流。在“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这成为现实。
让参观者兴奋的是,展陈设计运用各种雅俗共赏的意象,使展览服务突破单线,展品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讲解、演出、动态屏幕联动,形成一个有机互融的体验场,构建出“唐宋八大家”的虚拟世界。
三大展厅分别以竹、松、梅这三个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代表意象烘托“唐宋八大家”群体的精神品格。展厅右侧设置诗牌廊区,70句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挂在诗牌上,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观众流连其间,诗情萦绕,千古相牵。
惊艳的展陈设计让参观者为之沉浸。展厅的首要作用是吸引参观者注意,产生兴趣,然后吸引参观者走进展厅,仔细观看展品,其中个性化是第一要素。本次展览,观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古味浓郁的大型展览海报——仇英的《赤壁图》,也是此次展出的重点展品之一,迅速把观众拉入展览情境。
走入展厅,每个展品都设置了背景墙,用文字、图片对文物进行详细的分解、阐释,其重要作用是完成对展品的深刻理解。文字精确、精炼、易懂,与展品相辅相成,与展馆背景设计融为一体,并体现尽可能的多样性,将展出文物的来龙去脉解读得一清二楚,观众一目了然。重头展品的展陈设计用三维空间呈现,抬头、低头、平视,文字、图表、音像、触屏,无一漏点,并采用艺术手法组合种种元素,使其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观展心理效应,被观众赞为“人、物齐重”。
文物展不再沉重,不再陌生,是因为展览设计理念的全新突破,你来了,就要让你看得懂、看得舒心、看不够。这是“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的最大魅力所在。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