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一次聚首 唐宋八大家来了
本报记者 杨 竞 王臻青
“五十三件文物首次公开展出,‘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太精彩了,这样的观展机会太难得!”一位来自通辽的观众李先生兴奋地对记者如是说。
十二月二日,由国家文物局和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幕了,到辽宁省博物馆观展的观众不仅有省内的,而且还有乘坐高铁、飞机来到沈阳观展的外地观众,体现出这个首次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国情怀和时代风华的主题文物展的独特魅力。
国宝荟萃 机会难得
走进省博物馆,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记者看到,观众井然有序地排队观展。一位八旬老翁说:“我眼睛花了,虽然看不清这些书画作品,但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有绚丽深厚的文化和壮美的山河。”
记者在现场见到著名画家卢志学与他的外孙、青年画家梅梓渤一起观展。卢志学说,能看到这么高端的展览是沈阳人的福分。以前,多次在印刷品中看到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这次看到真迹,真是眼前一亮。他说,《瑞鹤图》描绘的是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那天,群鹤在空中飞舞的景象,庄严肃穆中透露出神秘吉祥之气。从表现手法上看,《瑞鹤图》是超现实表现手法,要比西方超现实主义早了几百年。
梅梓渤说:“‘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优秀文化的代表,其散文尤为突出,并且书法、绘画成就非凡。其中,苏轼的创新精神我辈需要深入学习,汲取养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画家张宝澍说,“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以书画为主要形式再现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可谓叹为观止。一个展览荟萃了这么多国宝级文物,令人目不暇接,对于美术工作者来说,真是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
观众杨得成说,以前,在央视节目《国家宝藏》里看到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这次看到真迹,特别棒!此次又看到现代人、插画家叶露盈绘制的《洛神赋图》,作为当代人,如何去欣赏、理解古代的作品?这两件作品进行了千古对话,很有意思。
在仇英的作品《赤壁图》展柜前,记者见到了画家高阳。他说,从这件国宝中可以看出《赤壁图》布局爽朗、明媚,用笔工细绵密,敷色淡雅清丽,技法纯熟稳健,讲究笔致墨韵,为仇英佳作。感谢此次展览为观众展出百余件珍宝。
一个精彩绝伦的
中华文化大课堂
在展厅里,200余名沈阳市盛京小学学生在校长和教师带领下,有序观展。该校校长张丽娟说,沈阳市盛京小学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得知省博物馆举办“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遂给学生布置了自学任务。观展前,让孩子上网查阅资料、找图片,了解“唐宋八大家”的生平、文学艺术成就等;到现场,通过看文物、听讲座,更加了解了“唐宋八大家”的家国情怀。
沈阳市盛京小学学生孙嘉仪告诉记者,她最喜欢苏轼,尤其喜爱苏轼的《行书阳羡帖》和《古木怪石图》《墨竹图》。
在展览大厅,记者见到了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东。他说,“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亮点颇多,独具创意。举例来说,祁寯藻的楷书《韩愈平淮西碑并序》让观众见识了作为军事家的韩愈文武双全的一面。再如,《韩愈罗池庙碑》集苏轼的书法、韩愈的文章、柳宗元的事迹于一体,一件文物凝结着“唐宋八大家”中三大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与轶事。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中华文化大课堂,亦是一次活泼生动的“中国故事”展演。
辽宁文学院院长、《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韩春燕说, 这次大展是一次站在当下对历史的呈现。这次大展不仅是“唐宋八大家”的实物展、成就展,更是其精神展、灵魂展。“唐宋八大家”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重要构成,其源远流长,奔涌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之中。这次大展,无疑也是让我们面对古人自省,深化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意识。
配合文物展览
打造博物馆剧场
此次展览中,省博物馆与体验科技合作,倾心打造的数字化展陈项目,也受到观众的喜爱。在第三展厅的全息数智人剧场,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千年前在徐州抗洪、杭州防疫和西湖清淤的历史画面和家国情怀,烘托和深化了本次展览的主题。据介绍,这是全息数智人大屏技术首次在国内博物馆中使用,它配合文物展览打造的博物馆剧场,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博物馆创新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和模式。在第二展厅中的画剧屏《赤壁赋》,以明代书画家仇英的作品为蓝本,以真人表演与中国古代名画相融合的方式,再现了千年前苏轼荡舟赤壁,江上怀古的文人情怀。
在展厅醉翁亭场景中,设有观众拓印“唐宋八大家”经典诗句的观众体验互动活动,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又有文创衍生产品的开发。记者看到很多小观众在家长陪同下体验互动。
此次展览未展先热
“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消息在展玩公众号公布后,几天时间阅读量达10万之多,网友纷纷跟帖留言:
网友低吟浅回说:“辽博好货真多呀!”
网友青若说:“太及时了!12月5日去沈阳!”
此展未展先热。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