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 精准发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记者侯永锋 见习记者陈博雅报道 仅用时三个月零六天,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大连天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创造了A股民营上市公司司法重整最快纪录;沈阳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案后,三一公司发挥技术优势,产销量逆势上升;铁岭市设立民营企业法治维权中心,为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在12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政法委发布了10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事)例,以此树立标杆、形成示范,推动全省政法机关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作风、更具体的行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当前,营商环境建设已成为事关辽宁振兴发展的战略问题。根据省委要求,省委政法委出台《辽宁政法机关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导意见》,从四个方面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任务书”:聚焦办事方便,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法治良好,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聚焦成本竞争力强,降低企业诉讼成本;聚焦生态宜居,加强生态民生司法保护。
为确保“任务书”落地落实,省委政法委配套出台了《辽宁政法机关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从“制度、实施、监督、保障”四大体系入手,采取20项措施,全力构建工作新格局。为建立行之有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体系,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省委政法委推动政法单位、营商局、工商联建立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依托“8890平台”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就地解决企业涉法问题。
针对10个方面涉企突出问题,省委政法委还公开发布了《辽宁政法干警优化营商环境“十个严禁”》,建立“负面清单”。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党组(党委)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于顶风违反“十个严禁”的干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纵容。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全省各级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迅速行动、细化任务、狠抓落实,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振兴发展的生动画面正逐渐呈现。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目前,省委政法委正在组织省政法单位研究制定《涉企业及其经营者刑事犯罪办案指引》,严格政策把握,明确办案时限、执法方式和证据标准,推动“类案同判”,切实维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推动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完善线索移交、办理、反馈、评价工作流程。持续跟踪督办一批企业投诉的重点问题线索;定期总结经验做法。省法院正在对涉特殊主体执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纠正涉产权错案、推动实现“三个不用找关系”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攻坚。省检察院深入推进涉非公经济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和涉民企“挂案”排查清理活动。省公安厅正在深入开展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百日行动”。省司法厅正在起草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全省14个市的市委政法委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加强政策统筹和工作调度,“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实施格局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