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赵 静
秸秆禁烧不是个新话题。
去年秋冬季以来,我省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疑似火点数量同比下降82%,数据虽大幅下降,但现场核查仍有142个秸秆焚烧火点。这说明,秸秆焚烧管控工作一刻都放松不得,必须及时发现处置,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避免破窗效应。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关键在于压实责任。各地区要落实属地责任,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域、重点部位管控力度,发现火苗及时处理。各部门要加强联防联控,密织禁烧防控网,确保管控工作无死角、无缝隙、全覆盖。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环保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群众禁烧意识,让群众从心里认同和支持,成为秸秆禁烧的主力军。加大对秸秆焚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慑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舆论氛围。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要疏堵结合,解决好农民“不烧,咋弄”的问题,这样才能“治本”。要建立系统性思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补齐技术配套、收储运输等方面短板,为秸秆回收利用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和措施保障。要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秸秆找个有“含金量”的出路,使其成为可以“变现”的新项目,让农民不舍得用一根火柴来处理秸秆。
各地区各部门更应有创新思维,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吸纳“民间高手”的建议,不要让支持政策只是“看上去很美”,而要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尝到甜头,最终实现“零火点”目标。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