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老黄牛” 深耕化工六十载

1月8日,钟本和展示用最新工艺制备的高纯度磷铵。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今年83岁的钟本和是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她从事磷化工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与工程化实践长达60余年,为我国磷化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世纪80年代,钟本和率领团队成功首创“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艺”,于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结束了国产中低品位磷矿不能生产磷铵的历史,解决了我国自给自足生产磷肥的关键问题,彻底扭转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磷铵生产磷肥的局面。
多年来,钟本和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在磷肥与生活垃圾处理有机结合、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磷石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众多领域,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钟本和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继续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2018年,钟本和领衔的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年来,钟本和带领年轻学生聚焦磷资源高效利用,加强与农业、生物、资源、环境、冶金、轻工、材料、制造、信息等方向结合。“我希望培育和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更高的起点上引领和支撑我国磷化工领域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发展”钟本和说。新华社发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