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铁道线上最亮的“星”
“房鹏,你负责上行进站信号机和16号道岔;吴昊,你负责SII至S6信号机和7号道岔,今天晚上气温低,大家要抖擞精神,维修工作不能打一丝折扣。”夜幕下的铁道线旁,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州电务段锦州南信号车间锦州南信号工区工长肖健细心地叮嘱道。

1月9日,随着北方新一轮冷空气袭来,辽西地区气温骤降。22点25分,肖健带领8名信号工,准备利用夜间“天窗”时间,对锦州南站上行线信号设备进行检修作业。

锦州南站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站共有16组道岔共计78台转辙机、27个轨道电路区段、20架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三大铁路信号设备是传递行车控制指令,指引和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常被形象的比喻成列车的“眼睛”。为迎战即将到来的春运,保护好铁路行车指挥的“眼睛”明亮,确保返乡旅客平安回家过年,和工友们冒着严寒对信号设备进行不间断检查维修。

尽管寒夜的温度降至零下20℃,但铁路职工们丝毫没有降低检修作业标准,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寒风中仔细检查每个螺栓、测试每个触点。夜色中,铁道线旁一片漆黑,信号工晃动的头灯像一道光柱,闪耀在夜空中。

23时10分,肖健带领职工对5号道岔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机械特性变化对道岔转辙设备作出适应性调整。铁路工作要求精细严密,对道岔的调整都是以毫米为计算单位,检修过程中,肖健多次提醒大伙冬季天寒地冻,设备变化明显,要认真仔细检查维修,不能因为天冷冻手就简化流程,马虎大意。

0时15分,气温持续走低,零下近30℃的气温,伴随呼啸的寒风,给现场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但职工们没有因此退缩,坚持标准毫不动摇,他们用冻僵的双手完成转辙机接点擦拭,测试电气参数,调整杆件,填记卡片等一系列检修作业,直至和室内驻站人员反复确认试验良好。

随后,大家来不及修整疲惫的身体,又立即走向下一处作业地点对其他轨道电路、信号机等设备进行逐个检修。

1月10日凌晨1时,他们完成了所有工作,检修过的信号设备均达到了最佳的运用状态。夜色中,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列队向工区方向走去,一道道头灯照射出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