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范仲淹鸣不平怒斥谏官遭贬
范仲淹是欧阳修最为敬佩的政治人物,此前两人并无私交。欧阳修曾经称赞范公:“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
景祐三年(1036年),吏部员外郎范仲淹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亲信,向仁宗皇帝呈上一份《百官图》,详列朝廷各职能部门主要长官名单,一一点评,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立即弹劾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最终宋仁宗将范仲淹罢免、外放任饶州知州。摄于宰相威权,以规谏朝政得失为职责的谏官们都缄默不语。

清拓 张照行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据欧阳发《先公事迹》载:这天,馆阁校勘欧阳修在一次聚会中遇到谏官高若讷,“若讷非短范公,以为宜贬。”欧阳修非常气愤,回到家中,铺开纸笔,慷慨陈词,写就《与高司谏书》。文中言辞激烈地谴责高若讷不知羞耻:“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欧阳修深知这封信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在文章的最后,欧阳修还是不顾个人安危、毫无畏惧地写道:“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范仲淹字)之当逐,亦谏臣之一效也!”高若讷读到这封信,果然暴跳如雷,立即将信件交付朝廷,欧阳修“遂坐贬为夷陵令”(今湖北宜昌),但欧阳修对此丝毫没有后悔。


记者 商越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