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暴露金钱政治真面目
新华社记者
激烈程度堪比贴身肉搏的美国2020年总统和国会选举虽已尘埃落定,但余波远未平息,除两党缠斗仍在继续外,竞选背后的巨额开支也让人质疑所谓“民主”选举的“含金量”。
据媒体报道,2020年直接用于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选举的费用将超过140亿美元,是2016年大选的两倍多。除此之外,一些利益团体的助选资金也很惊人。据民间组织“回应政治研究中心”测算,仅2020年10月份各利益集团助选的花费就高达12亿美元。金钱政治的真面目在本次大选中再次显露无遗。
统计显示,竞选捐款仅有约20%为普通民众的小额捐款。动辄上亿的大额捐款不是来自华尔街金融大鳄和硅谷科技巨头,就是其他巨富大佬。他们的捐助当然不是出于“民主”理念,而是扶持未来能够对自己有利的人,好把捐出去的钱加倍收回来。
竞选只是美国金钱政治的一个方面。虽然美国名义上有一套严格的防腐败法规,但同样也有众多合法的权钱交易“暗道”。最典型的要数游说现象。各利益集团通过说服政策制定者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作为回报,自然少不了政治献金或者暗箱操作的其他交易。因此,美国一些“奇葩”政策的出台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毒品和枪支为例。据官方统计数据,美国吸毒及滥用药物的成年人有1970多万人,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7400亿美元。尽管如此,近年来各州大麻合法化以及放松对阿片类药物管控的政策却不断出台,联邦层面的管控也是越来越松。这背后,是毒品生产和经营者赚的盆满钵满。枪支泛滥早就是美国一大社会问题,每年因枪击死亡人数平均都在三万以上,2020年死于枪支暴力者更是高达4万多。但就因为以全国步枪协会为代表的拥枪团体的政治献金和游说,控枪成为一个难解的死结。
还有一个被称为供政客们在政商两界华丽转身的“旋转门”。每次两党政权交接后,都有大批原政府官员赴企业担任高管,而一旦所属党派重新掌权,他们又纷纷回归政府岗位,甚至权力范围直接涵盖原任职企业,个中“奥妙”不言而喻。
从政府要职离任的官员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捞钱渠道:到企业或者机构演讲,出场费动辄几十上百万美元,真是把“余热”发挥得淋漓尽致。付钱者要么是为曾经得到的关照偿还人情债,要么就是看中了官员们从政多年积累起来的影响力和人脉。
说到底,所谓的美式民主根本不是什么普罗大众的民主,而是权贵富豪们的金钱游戏。担任竞选法律中心联邦竞选改革项目主任的布伦丹·费希尔说:“不同政治立场的选民都受够了金钱政治和财大气粗的做法。”耗费巨资才在佐治亚州艰难赢得参议院席位的乔恩·奥索夫在他的竞选网站上说:“只要政治影响力可以用金钱买到,我们政府的政策就会优待最有势力的特殊利益者。”
一个名为“共同事业”的无党派草根组织在其官网上写道:“我们需要一个代表所有人听取所有人呼声的民主——和一个为所有美国人而不仅仅是少数富人服务的政府。”
美国国内对金钱政治有清醒认识的人和机构不在少数,普通公众也为自己的呼声不被倾听而愤怒,但早已经被金钱绑架的美式民主积重难返,更何况政客们根本无意去改变。这样的所谓民主,实在是玷污了“民主”二字。
新华社纽约1月15日电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