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一周文化热点新闻汇
20多种艺术形式聚焦抗疫故事,沈阳原创文艺作品为抗疫助力赋能
沈阳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编、排演优秀作品为抗疫助力。京剧、评剧、话剧、东北大鼓、相声、快板、评书、小品、歌曲、舞蹈、书画、交响乐、杂技、魔术、诗歌等20多种艺术形式聚焦抗疫故事。发布了120余个短视频,举办各种线上展览,及时传播正能量,给大家带来信心。
省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显示——80后借书12万余册成阅读主力
近日,辽宁省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显示,新增读者性别占比中男性44.85%,女性55.15%。80后全年借书12万余册,成为阅读主力。《大江大河》(原著《大江东去》)以全年320次的借阅频次,登顶省图书馆读者借阅量排行榜。为何80后成为阅读主力?为何坚持纸质阅读?为何《大江大河》《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图书受青睐?针对这些问题,1月15日,记者采访了省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欣。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我省首部话剧《北上》亮相沈阳舞台
1月13日至16日,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最新创作排演的大型话剧《北上》,在辽宁大剧院连续上演4场。话剧《北上》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也是今年我省重点创作剧目。
辽宁非遗活动伴百姓网上过大年
每逢春节,人们都会穿新衣迎接新的一年,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1月20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沈阳那氏旗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姚俭萍在“云”上秀手艺,展示一针一线缝制的满族风格棉马甲。这个“辽宁文化遗产视频赏析”活动,是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辽宁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之一。今年与往年举办的形式不同,该系列活动以短视频、直播形式记录和展示全省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展现辽沈大地上的文化“年味”,满足人民群众网络过大年的需求。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推出线上主题展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近日将推出“忆辉煌史诗 赞初心不渝——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友人”线上展览。
辽芭《花木兰》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月19日,记者从辽宁芭蕾舞团了解到,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申报的芭蕾舞剧《花木兰》已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参演作品名单。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专家,从报送的863部(个)作品中,遴选出 69个节目、11部舞剧舞蹈诗参加展演。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将在广东省举行。
记者 张卓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