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率先吹响民族抗战的号角
本报记者 关艳玲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革命的源头和摇篮;
这里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篇反法西斯战争宣言;
这里缔造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
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设立的第一个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间的河流。历经近百年,这座硬山式青砖瓦房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无声地诉说着抗日的惊涛骇浪,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见证着今天的美好生活。
故事开始于1927年。“八七”会议后,为了统一对东北党组织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为人组建中共满洲省委。同年10月,“烟草商人”陈为人走进了当时的沈阳北市场福安里4号的一栋普通民宅。从那时直至1932年1月,这栋普通的“商人家宅”,实际上已成为中共满洲省委的机关所在地。
当年的沈阳北市场以“汇集五行八作、辐辏商贾游人”著称,与太原街、中街齐名,是沈阳三大繁华地区之一。在白色恐怖年代,中共满洲省委正是利用这里特有的地理环境,掩护革命工作,领导东北人民英勇战斗。
虽然从居住条件看似乎很富有,但陈为人生活拮据,他的衣服里面都是补丁,冬天房间的取暖设备也仅在烘干印刷品时使用。
从满洲省委的大事记表,可以发现,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伊始,就敲响了防范日本侵略的警钟。
1927年12月,作为第一任满洲省委临时委员会书记,陈为人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就提出:“在满洲的反日工作,要占革命工作的大部分。”
1929年7月,刘少奇出任满洲省委书记后,在《政治通讯》中指出,日本侵略加剧的必然性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1931年,满洲省委在多份报告中,列举“日军在朝鲜北部增加驻军,进行军事布置”“关东军在长春野操,在沈阳实地演习作战”等内容。1931年年初日军在沈阳演习,2月7日,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发表文章指出:“无疑地,这些枪声,是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东三省的信号。”“九一八”事变前一个月,中共满洲特科也获悉“奉天驿军事调动频繁、军事物资运输量增加”“重型武器运到沈阳”等情报,确认关东军有“动手”迹象。这些情报虽然没有引起国民党东北当局的重视,但为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正确把握日军动向提供了可靠依据。
正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准备工作,“九一八”事变当夜,中共满洲省委就第一时间起草了世界历史上第一篇反法西斯战争宣言——《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尽管这时的抗战还是局部的,但中共满洲省委用实际行动率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按照宣言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遣军事骨干组建和领导东北抗日武装。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高举抗日大旗,坚定汇入全国第一阶段抗日洪流,挺身抗战最前线,并缔造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十四年抗战的发起者、组织者、实践者和领导者,发挥了中流柱石作用,为夺取我国抗战全面胜利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树立了不朽的革命丰碑。”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秀华介绍。
虽然满洲省委屡遭敌人破坏,但福安里4号却始终没有被敌人发现。如今,每年都有数十万的观众来到这里,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那段峥嵘岁月。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