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图为卢沟桥(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 茹 摄
宛平城,北京丰台区一座兴建于明朝的古城,虽历经多次修复,城墙上依然布满了密集的枪眼与弹坑。
这座古城和周遭斑驳的创伤,见证了80多年前那个夜幕里的腥风血雨: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悍然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起猛烈进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激烈的枪炮声,打破了宛平城的宁静,也唤醒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战斗意志。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员李庆辉说。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面对空前的亡国亡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面抗战的中坚力量,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证;二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提出了全面抗战的原则,提出了论持久战的方针和一整套作战方针原则,这是当时敌后战场的理论指导,也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广泛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等19块主要的抗日根据地。”李庆辉说。
杨靖宇食棉絮、啃树皮,顽强血战直至牺牲;赵一曼不畏酷刑,慷慨就义;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狼牙山五壮士宁愿跳江跳崖也不向敌人屈服……英雄们的一次次壮举,汇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日寇的磅礴力量。
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往无前、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华夏九州到处都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景;五洲四海、异国他乡,到处都有华侨华人“御外侮、挽危亡,愿为后盾”的积极行动……
“卢沟桥的炮声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抗日的怒火。这种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力量,唤醒了沉睡的民族魂魄。”李庆辉说。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散去,“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铿锵之音,仍久久回荡在华夏大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上,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大型雕塑“卢沟醒狮”巍然耸立。
记者 贾启龙 杨 茹 韩松豫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