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演还需锦上添花
赵乃林
一个展览,一场演出,到现场看与在线上看,体验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就说说“南吴北齐的艺术世界——吴昌硕、齐白石作品展”吧。在沈阳美术馆举办的这个展览,现场赞叹声不断。线下展览结束后,美术馆将展览内容重新编排,图片部分和线下展呈现的相同,文字部分则加入了相关学术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这样的线上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线下展的升级版。春节假期,“我的‘村晚’我的年”——2021全国“村晚”18省市接力直播活动爆红,一场场承载乡音、乡土、乡情的晚会通过网络联动从区域的“小欢喜”变成了遍及全国的“大联欢”,“云”直播的魅力“圈粉”无数。
“过大年,看大戏”历来都是我国迎接农历新年的传统。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今年春节期间,剧院等演出场所继续执行“75%”上座率的要求,与此同时,多数人选择了“就地过年”。为尽可能地为更多观众提供观演的机会和渠道,各地线上展演纷纷跨界补位线下活动,营造喜庆祥和氛围。线上直播、指尖剧院、“云”剧场、网络点播、短视频等线上呈现形态,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新春文化大餐带给更多的百姓。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统计其所属场馆、院团春节期间推出的六大板块80余项120场新春文化活动,惠及百姓618万人次,而线上受众数远远超过线下受众。
我们知道,线下观展观演的魅力和价值在于“我在现场”的切身体验,这种体验就是被人们珍视的现场感。而今,疫情防控常态化,从“我在现场”到“云”上剧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并存正在成为新的展演格局。而且,“云”展览、“云”剧场、“云”直播等新兴展演形态不仅突破了线下演出、展览在时空和容量上的限制,而且还拓宽了受众的年龄与地域范围,其配套的“云”解说、“云”导赏、沉浸式体验也会有效地拓展展演的广度与深度,满足观众听得懂、看得好的观赏需求。然而,从这个春节举办的展演情况看,一些展览和演出还只是将线下的内容照搬到线上,缺乏利用互联网语言进行精心制作的上乘之作。
从线下到线上,展演的生产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下功夫探索研究,以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1网络春晚以“青春嘉年华”为主题,聚焦网络和青春,构成了互联网时代一道别致的文化风景。总制片人唐晓艳说,这台春晚采用裸眼3D、AR效果,并辅助灯光、大屏视觉语言,打造出丰富的空间感和新鲜感,现场还通过VR全景拍摄,让网友能够在播放终端自由调整观看视角,与舞台零距离互动。对于制作方来说,线上演出也要和线下有所区别,要求线上内容更加精细准确,对演员的妆发细节、表情展示也都有新要求。相关人士指出,5G、VR、AR等技术创新了演艺表现方式,推动了传统演艺在平台建设、渠道拓展、技术创新、表现方式、在线互动等方面的变革。
据介绍,与线下展览不同,现在一些展馆正在探索VR、AR、MR技术增强现实的虚拟展馆,从进厅到出来,在线上都有三维呈现。在虚拟展厅还可以展示出画的更多细节。还有,现在的美展布置有一种代入感,比如连环画展,画面可以动起来,以动画形式呈现,让观众有一种沉浸式体验的感觉。沈阳美术馆正在建设数字化VR展厅,计划在今年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等相关展览在线上采用该技术。
线上展演已是遍地开花,但锦上添花还需多下功夫。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