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欢度元宵夜

2月26日晚6时许,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队。当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北京许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场”活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推出“赏展览”“穿汉服”“猜灯谜”“写‘福’字”“消费优惠”五大活动,与公众一起欢度元宵佳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门口身穿传统服饰排队的年轻人。清华艺博发布消息称,元宵节当晚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观众,均可携带一位亲友共同免费入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手举夜场门票拍照留念。疫情期间,观众参观需提前在网上预约,再到馆里换取纸质门票入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给参观者写“福”字,送出元宵祝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准备领取猜谜活动奖品的小朋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几名身穿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在瓷器藏品前参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名身穿传统服饰的妈妈正在带女儿参观展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讲解员在为参观者导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身穿传统服饰的小朋友在展厅里参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在参观“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展。该展厅展品丰富,互动性强,吸引了许多观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者在观看书法展“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2月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快到闭馆的时间,几名传统服饰爱好者准备回家。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王锡尊(左三)脱下曳撒(一种明代服饰)准备换上羽绒服。中国传媒大学的大一学生王紫珊(左二)正在和刚刚认识的“同袍”陆任(左一)交谈。“看到跟自己一样穿着传统服装的人,自然而然就聊起来了。”陆任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