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的交响乐让大众欣赏

沈阳交响乐团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文并摄
沈阳交响乐团“盛京之春”暨 2021(第七届)音乐季开季音乐会将于3月27日在盛京大剧院开幕。该音乐季历时10个月,安排11场演出,将有16位艺术家加盟本届音乐季。这个音乐季将呈现哪些新特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沈阳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翟焕民。
据介绍,本届音乐季曲目安排体现了职业化与音乐普及相融合的特点,增加了难度较大的曲目,如交响曲《英雄生涯》、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肖斯塔克维奇的《第六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同时,还安排了普及音乐会,将上演莫扎特作品专场、室内乐作品专场。
翟焕民认为,交响乐是可以陶冶人们心灵的文艺形式之一,本届演出季力求不断提升每一场演出的艺术水准,增加创新元素。多名著名指挥家、演奏家将加盟本届音乐季,如指挥家张国勇、林大叶、刘沙、景焕等,演奏家黄滨、高参、袁芳、元杰、聂佳鹏、孙佳依等。
谈到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翟焕民表示,只有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才能避免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隔膜。作品若想打动人心,首先就要让观众接受、感动观众。所以,本届音乐季还特别安排了普及音乐会,而且,本年度除音乐季以外,乐团还将安排多场不同风格音乐会,包括室内乐、重奏、普及音乐会、惠民演出、外地巡演(展演)等。本年度乐团继续实行开放式排练,大约180场左右,诚邀音乐爱好者届时现场观摩,将本来小众的交响乐展现在大众面前。
其实,交响乐不一定非得听懂不可,只要是某一旋律能让人产生画面感,让人联想到儿时的、以前的、朋友间的、亲人间的画面,能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就已经达到交响音乐的陶冶功能了。
要普及交响乐的理念,就要培养更多的观众,扩大乐迷群体,就要真正俯下身子,深入群众之中,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计划,6月26日,音乐季第四场演出将上演中国作品专场,本土作曲家秦咏诚创作的《二小放牛郎》、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第一交响曲》将与观众见面。9月11日,音乐季第八场演出,沈阳交响乐团将与深圳交响乐团联合上演《英雄生涯》交响曲。
交响乐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在天南地北都是相通的。从本届音乐季开始,沈阳交响乐团邀请部分沈阳籍艺术家回家乡献艺,如沈阳籍指挥家范焘、刘明,钢琴家孙佳依等。今年除音乐季的场次外,乐团还将通过国内外巡演,推动本土音乐创作,把本土原创作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乐团将大力拓宽、开发交响乐市场,使交响乐真正走向大众,展示辽沈大地不光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还有与时代同行的当代“土壤”,让交响乐“流行”起来。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全国多地民众参观纪念馆 探访红色足迹 重温初心使命
-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渡江英雄马毛姐: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 大片来袭!120秒带你飞阅江西红色地标
- “非”一般的青春丨非洲孩子们 我们带你看外面的世界
- 献礼党的百岁华诞|辽宁共青团倾力打造《中国梦》系列大型情景音乐
- 第一观察 | 读懂百年庆典 读懂初心使命
- 时政现场说丨辉煌百年路 再启新征程
- 特写:中国共产党庆祝百年华诞
- 柯瑞斯:我的岳父是一名老党员,我和中国共产党之间有一份深厚的感情 |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