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找茬,重在接茬
李 波
近日,大连市发布了一则欢迎找茬的启事,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一网通办”“办事不方便”等营商环境突出问题。这种做法,受到好评。
营商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吸引力、竞争力。优化发展生态,就像净化自然生态一样,是一项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工程,而且永处“进行时”没有“终点站”。
这期间,政府考虑得再周全,也会有漏洞和不足。而要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加以改进,光靠政府“自拉自唱”难以实现,必须依靠“民间力量”。那些奔波在大厅里、窗口前的企业和群众才是直接的亲历者、感受者,他们是最有力、最有效的“前沿哨”“纠察队”。
就此来看,大连的“欢迎找茬”,无疑给“民意表达”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这显示出了政府“开门纳谏”的诚意和“不怕吐槽”的勇气。
当然,这事儿不能光有姿态,相较于“找茬”,更关键、更难的是“接茬”。
群众提出意见建议,最盼的就是啥时能解决。若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那无疑是对有关部门自身形象和公信力的极大损害。结果,“优化环境”的初衷反倒成了“破坏环境”,日后再搞这样的活动,恐怕也不会再有人参与了。
所以,对于群众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敬畏,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能立刻解决的,决不拖泥带水;需要一定过程的,要公布“时间表”“承诺书”。更要将其作为制度创新的契机,善于“举一反三”,从个性问题中梳理出共性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只有政府动真格、见真章,百姓就会用真心、动真情。
如果说,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前进路上的一次“大考”,那么,企业与群众无疑是第一“打分者”。作为微观主体,只要他们对政府的“接茬”满意,换来的一定是市场的信心、发展的活力。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