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教学活动走进小学校园
本报讯 记者王臻青报道 为传承民族音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的传承人日前走进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参加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教学活动。
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梅介绍了短调民歌的特点,并用蒙汉双语现场教唱歌曲《天边的风》。马头琴音乐传承人向师生介绍了乐器构造,并演奏经典曲目《赞歌》。师生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一起演唱蒙古族歌曲《银杯》《鸿雁》,还学习表演了蒙古族歌舞《梦中的额吉》、舞蹈《寂静的天空》、筷子舞《酒歌》,演奏了器乐合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节目,让学生感受到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音乐的魅力,激发了师生学习优秀民族音乐的热情。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基础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将非遗知识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成为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理论成果的延伸体现,是近几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向纵深方向拓展的实践探索,也是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基础教育领域传承发展的深耕细作。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