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原观鸟这些年
“快看!那边有两只白背矶鸫!”话音刚落,王舰艇连忙踩下刹车,拿起相机,冲进雨中,开始记录这种白背蓝脸、啾鸣清脆的小鸟。
63岁的王舰艇是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在高原,他日复一日地观察、记录每种鸟儿,识别青海境内鸟类400余种,参加科普活动80余场……数不清的宝贵照片,一段段珍贵的视频,勾勒出高原鸟类生态的变迁。
“小时候我挺调皮,就喜欢去草原林间看小鸟、昆虫和花花草草。”王舰艇说,性格外向的他自小对大自然有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鸟类的飞行、捕食等一举一动让他观察入迷,总想着要是能用相机留存就好了。
长大后他进入炼钢厂工作,但内心仍然渴求自然。2003年,王舰艇机缘巧合来到青海湖拍摄一部风光片。在那里,他拍到一只天鹅,其纤细优雅的身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那时拍得不好,照片里的天鹅好像一根豆芽菜。”王舰艇笑着说,虽然以前自己也一直热爱大自然,热爱观鸟,但这次的青海湖之旅,让他下定决心用生命去探寻各类鸟。
这之后,王舰艇便踏上了职业观鸟之路。为了补充知识,不是科班出身的他从书本中汲取营养,甚至跑到北京购买价格不菲的观鸟书籍。纸上得来终觉浅,观鸟不能仅依靠书本图册,更需在大自然里实践。
多年来,王舰艇奔走在青海高原上的峡谷、高山与河流。哪里有鸟的踪迹,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常年的积累让王舰艇成为高原鸟类的专家和高原生态环境的记录者,他也为科研工作者和环境部门提供了众多宝贵资源。
“观鸟的同时也要记录,针对本土鸟种的调查和数据积累也见证着高原生态之变。”王舰艇说,青海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截至目前,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在西宁市区共观测记录到鸟类200余种,在青海观测记录到鸟类430余种。
“近年我们观察到诸如黑鹳、疣鼻天鹅、白琵鹭、草鹭、白额雁、豆雁、细嘴鸥等高原少见的鸟类,说明青海生态环境变好,民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吸引了更多鸟儿栖息停留。”王舰艇说。
从热爱鸟,到观察鸟,再到科普鸟,王舰艇步履不停,接下来他还要带领团队编撰更详尽的青海鸟类图册,向世人展示这些高原的天空精灵。“有人说过,观鸟是走进大自然剧场的一张终身免费门票,我想在这个剧场里一直探索不息。”
记者 严赋憬 耿辉凰
新华社西宁5月24日电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500秒回顾建党百年文艺演出:璀璨烟花照耀中华,伟大征程催人奋进
- 万里山河灯火漫卷!庆祝建党百年,全国各地上演璀璨光影秀
- (中共百年华诞)百年庆典细节里的新意和深意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全国多地民众参观纪念馆 探访红色足迹 重温初心使命
-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渡江英雄马毛姐: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 大片来袭!120秒带你飞阅江西红色地标
- “非”一般的青春丨非洲孩子们 我们带你看外面的世界
- 献礼党的百岁华诞|辽宁共青团倾力打造《中国梦》系列大型情景音乐
- 第一观察 | 读懂百年庆典 读懂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