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颂党恩 笑语话幸福
核心提示
流光溢彩七月天,举国同庆共欢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辽沈大地处处欢声笑语、人人喜笑颜开。点亮城市的灯光秀、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时代气息浓郁的街头快闪、稻田里迎着朝霞闪耀的党徽、广场上飞扬的嘹亮歌声……4200多万辽宁儿女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共庆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以欢歌颂党恩,以笑语话幸福,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为伟大祖国送上祝福。
本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精彩时刻,用图像定格这些历史瞬间,与读者一同沐浴党恩,感受幸福,礼赞党的百年辉煌,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盘锦人民以稻田画的形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深情祝福。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摄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学生在操场上放飞气球,送上对党和祖国的祝福。
本报记者 赵敬东 摄



葫芦岛市渤海街道新风社区老党员在鲜艳的党旗下留下难忘瞬间。
本报特约记者 杨兵 摄
朝阳环境集团员工精心组织文艺演出,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本报特约记者 仇一军 摄

辽阳各界群众举办“永远心向党”合唱展演,用歌声表达对党的祝福。
本报记者 严佩鑫 摄

7月1日一大早,丹东95岁老党员孙景田穿上别满军功章的绿军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本报特约记者 宋永昆 摄

大连点亮城市灯光秀,街道两旁光影交错,吸引游人驻足。
本报特约记者 吕文正 摄

一新的沈阳中街灯火辉煌,一派喜庆氛围。
本报记者 郑磊 摄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