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红色阵地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丹东多举措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本报讯 记者黄宝锋报道 辗转8个省区20多个市,行程逾10万公里,采访了234名平均年龄90多岁的志愿军老战士;线上线下同步推出102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摄制组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全面征集文物和保护遗址遗迹、加强抗美援朝历史研究、加强抗美援朝纪念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抗美援朝纪念馆整体功能,丹东市全力以赴。
以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己任,丹东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丹东是一座因抗美援朝战争而享誉海内外的“英雄城市”。为了加强对抗美援朝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5月中旬以来,丹东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征集文物,尽可能将散落在外的抗美援朝文物征集到位,并按照“一遗址遗迹一方案”原则,加强对历史要素的挖掘提升和丰富拓展。
按照“多联系老战士”“精神财富要加速积累”要求,丹东市抢时间、抢进度,抓采访、广征集,千方百计把各地制作的涉及抗美援朝的音频视频征集过来,作为重要史料留存抗美援朝纪念馆。同时,组建若干个小分队分头采访,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老战士的回忆留存下来。
为讲好抗美援朝故事,丹东市赋予抗美援朝纪念馆牵头研究抗美援朝历史的职能,切实解决讲解员待遇和身份问题,充分发挥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作用,加强对丹东抗美援朝历史的研究,并依托抗美援朝老战士,进一步挖掘抗美援朝历史。
围绕把抗美援朝纪念馆打造成系统全面展示抗美援朝历史、还原抗美援朝场景、反映抗美援朝精神的专业化现代化博物馆目标,丹东市着手编制高水平的“十四五”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组建工作专班,实施“无敌坑道”场景改造、全景画功能提升等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抗美援朝纪念馆整体功能。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