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布自然资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清单
我省发布自然资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清单
引导城市控碳、乡村减碳、生态修复增碳
本报讯 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辽宁省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管理部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围绕我省经济体系、产业体系、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助推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变革进行谋划,助力全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在规划的支撑保障方面,《清单》明确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纳入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要点,引导城市控碳、乡村减碳、生态修复增碳。开展需求侧城区能源规划和城区、建筑减碳技术调研,研究建立引导城市控碳、乡村减碳的规划指标体系。探索在规划设计条件中增加有关建筑耗能控制的指标,并纳入土地出让条件。
在增效降碳方面,《清单》要求加强绿色相关目标值的评估和监测,增加“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工业用地地均增加值、新增城市更新改造用地面积”等指标作为市、县城市体检评估的基本指标。严格落实限制、禁止用地目录,科学引导和管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严格新立矿业权准入,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对风电、光伏等项目给予用地倾斜。支持海洋能产业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领域,推进海洋能装备向稳定发电转变。制定渔光互补用海管理相关政策,推动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用海相结合的用海模式。
增强碳汇能力是一个重要方向,《清单》提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严格执行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制度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检疫监管,减少灾害造成碳汇流失。常态化开展盐沼植被、海草床等海洋蓝碳生态系统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估。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提升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开展海洋近海生态趋势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监测和评估。
此外,落实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开展重要湿地生态修复,提升退化湿地生态功能。制定科学造林绿化实施方案,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数据库。开展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为森林碳储量变化情况提供依据。编制草原面积和布局清单,开展草原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影响分析和草原碳汇测定试点,逐步推广,摸清全省草原生态系统碳汇底数。
张晟南 本报记者 胡海林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