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巴”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本报讯 “欢迎乘坐‘红色教育主题大巴’,我们的目的地是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一直流淌在城市血脉中。”一登上红色教育主题大巴车,司机么占波就热情地跟上车的乘客打着招呼。仔细看去,大巴车以天安门、红船等红色元素为背景,车载电视不间断播放红色歌曲、党史学习教育视频。
7月23日9时,一辆红色主题装饰的旅游大巴车缓缓驶入配水池战斗遗址,车身上“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字样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格外醒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锦州市依托红色文化,结合公交线路特色,打造车厢里的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让旅游大巴车成为市民学习党史的流动阵地,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红色教育主题大巴”精心设计了锦州市“英雄丰碑缅怀之旅”“星火燎原红色之旅”等线路,可抵达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
大巴车上,锦州市第十二中学老师曾宪丽说:“一上车便被带入了红色的氛围中,党史学习教育体现在细微之处,希望这种形式能一直坚持下去。”
国和小学老师尚枫说:“孩子们在车上听革命故事、唱红歌,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不知不觉中就在心里扎了根。”
锦州市“红色教育主题大巴”目前已开通50台,自5月25日以来,累计出车335台次,为86家企事业单位、学校和14298名乘客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受到用车单位和乘客的高度赞扬。
杜月 本报记者 高华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