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西藏林芝:一所村级幼儿园背后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网拉萨7月28日电(雪珍)“教学楼后面的向日葵是娃娃们亲手种的,还有旁边的菜园,上次蔬菜长熟了,娃娃们还拿回家了呢。”跟随魏剑荣,记者走进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仲果村第一家幼儿园。

幼儿园内的向日葵(7月27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1989年,四川营山人魏剑荣来林芝谋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仲果村的藏族姑娘查果,两人一见钟情,“在一起不到半年就结婚了。”说起这段恋爱史,今年60岁的魏剑荣依然像个大小伙子,神情飞扬。

幼儿园一角(7月27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当年,魏剑荣作为仲果村的第一个汉族女婿,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持怀疑、观望的态度。“我不在意这些,我会用真诚的心、用我的实际行动让大家接纳我。”魏剑荣说。

幼儿园内的教学楼(7月27日摄)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婚后两人回到魏剑荣的老家生活,但由于查果水土不服,1996年两人再次回到林芝定居,2000年魏剑荣把户口转入仲果村,成为了仲果村村民。

幼儿园一角(7月27日摄)新华网发 彭俊 摄
一心想为村民做点实事的魏剑荣发现,村里的适龄小孩只能去八一镇或是更远的地方上幼儿园,路途远,安全也得不到保障。2013年,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创办了仲果村第一家村级幼儿园。

幼儿园一角(7月27日摄)新华网发 彭俊 摄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魏剑荣先后投入600多万元,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扩大办学规模,目前园里共有仲果村及附近村庄的107名幼儿。
“从结婚到现在一直很开心,逢年过节我俩都在一起,从没分开过。”查果笑着说,“我平常开车接送老魏上下班,周末帮幼儿园买菜、看孩子,很少休息,但心甘情愿,都是一家人,我很支持他。”
位于西藏东部的林芝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汉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等35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区。近年来,林芝市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绘就和谐林芝的大美画卷。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