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为人民——记“辽宁时代楷模”沈阳市铁西区启工消防救援站(下)
本报记者 董翰博 刘璐
冬日的深夜,火魔狰狞着扑向一栋住宅。
2019年12月2日,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SR国际新城小区A座102号楼突发大火,火舌从底层外墙开始蔓延,沿着楼体快速蹿到顶楼,大楼呈火炬状燃烧。火势凶猛,一批批消防队员从沈阳各处赶赴现场增援。众多增援队伍中,沈阳市铁西区启工消防救援站的3台执勤车辆和15名指战员,又一次承担起最重要的灭火任务。
“第一时间出设阵地登顶控火,逐渐向下转移,消灭关键起火点!”上级指令下达,启工消防救援站的队员雷霆出击。
浓烟翻滚、烈焰升腾,启工消防救援站站长池涛、副站长胡伯宇各带领5人,携带灭火、破拆、逃生救助等器材,扎进火场,沿疏散楼梯向楼顶攀登铺设阵地。
从1楼跑到25楼,12名队员人均肩负超过50公斤的器材,冲破烟雾封锁,克服能见度低、空间狭小等不利条件,仅用时12分钟,便形成了一条由底层至顶层的输水干线,铺设了第一支在顶层出水控火的水枪阵地。要知道,体重最轻的队员张宁,自重才55公斤。
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顶楼之下每一层,都是一道险关、一道悬崖。
首当其冲的是24层。此时,在外墙呼啸的火焰已向楼内翻卷,现场能见度已不足10厘米。此处存放着大量油画及办公用品等易燃物,让这一层的火灾荷载几乎是其他楼层的两倍。更惊险的是,在楼层的落地窗已烧空,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一步踏空,如入万丈深渊。
面对不断掉落的棚顶,忍受现场极高的温度,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启工消防救援站的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将战斗服打湿,顺着墙壁慢慢摸索前进,强攻、近战,利用水枪阵地堵截火龙。
队员们一步步挺进,火势也在一步步败退。
24层、22层、19层、17层、15层、14层……“启工战士”生死鏖战8小时,成功地阻止火势蔓延,为灭火胜利打下决定性基础。
这样的惊险场面,启工消防救援站的队员们经历了上万次。他们凭着英勇无畏的优良作风,敢打敢拼的顽强意志,场场硬仗,仗仗打赢,铸就了“启工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启工”的尖刀形象。
尖刀一击制胜,靠的是平日里高标准的训练锻造。
和启工消防救援站的战士们握手,硬邦邦的老茧硌手。老茧,脱了一层又一层,磨出了本事,也磨出了作风。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启工消防救援站的传统之一。
近年来,面对辖区内高层建筑日渐增多,启工消防救援站逐步转型为高层专业队。为提升高层火灾扑救能力,队伍经常在辖区单位进行实战演练。
负重上30楼,这是“魔鬼训练”中的“魔鬼项目”。
面对“魔鬼项目”,队员们竟主动要求:变30层为32层,变负重35公斤为45公斤,将直径为65毫米的水带换成80毫米的水带……这一爬就是一天,满负荷,超极限。
改革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将实现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转变,这也对平时的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队员石晓冬每个周末都会利用休息时间钻研绳索救援技术;队员董纹宇平时训练用的无人机,一年已飞了约300个小时……目前,全站已有18人次考取潜水、舟艇驾驶、冰面救援、急救等相关领域证书。多专多能成为启工战士的新标签。
“平时训练严一分,战时胜算多几成。”启工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张岩说,每一次救援行动,都是与时间赛跑,和生命竞速。只有在“无日不治兵,无时不备战”的严格训练中,战时的正确反应才能内化为每个队员的条件反射、肌肉记忆。
走进启工消防救援站,与队员们交谈会发现,他们是“硬汉”,雷厉风行,勇猛果敢,令行禁止;他们也是“暖男”,一心为民,尽心服务,体贴入微。
建队多年,与12所中小学、87个单位、24个社区共建对子,捐资14万余元,义务献血16万毫升……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是一个个“暖男”的爱心汇聚。“有些同志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献血,还很失落,我们还得去做思想工作呢。”张岩笑言。
这样的故事,几天几夜也唠不完。惊心动魄的战斗,温暖人心的帮扶,每天都在发生,启工消防救援站每次都全力以赴。启工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朱小川说,有灾必救,逢难必帮,警铃就是号角。
采访间,一阵警铃突然拉响——
“肇工街、北四路附近有火情,出动车辆2号车、4号车、3号车……”
45秒后,十余名消防队员已经跳跃上车。三伏天里,厚重的战斗服让他们的脸上沁出汗珠,不过依然难掩昂扬斗志。
为了人民,枕戈待旦、如箭在弦。
启工,永远在路上。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