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第二党支部——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本报记者 刘 放
正值伏天,骄阳似火,但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的群众依然络绎不绝。
“今年是建党百年,暑假期间全国各地带着孩子来馆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游客比往年多好多。”纪念馆第二党支部书记孙悦说。
近年来,辽沈战役纪念馆第二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接待讲解、社会教育等工作,凝心合力,充分发挥纪念馆党性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更好服务广大群众。
为迎接暑期接待高峰,第二党支部提前做好接待讲解、服务保障等工作。讲解接待人员停止休假,全员上岗,中午不休息;纪念馆推出“文明引导”“一站式”服务等多项为民举措……同时,鼓励倡导党员干部自学自修专业知识,通过业务培训、讲解实践,深入学习经典战役战斗和党史知识,将所学融入解说和参观线路中,持续提升讲解服务质量。
过硬的解说功底、丰富的历史学识,支部讲解员们激昂的现场解说得到来自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者的认可。沈阳的李女士利用暑假特意带着女儿来馆参观,“讲解员热情、专业,声情并茂,全情投入,通过聆听讲解孩子懂得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孩子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李女士说。
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第二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提升讲解质量、扩大服务规模,深入推进“优化服务,从我做起”系列讲解活动,接待观众超过30万人次,提供义务讲解500余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18场;组织党员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队、进福利院、进工厂,宣讲红色故事30余场。
同时,第二党支部还积极投身社会教育活动。近年来先后开展“青少年智趣之旅”“‘复兴路 中国梦’一战到底”“红色日历”“辽沈趣课堂”等主题社教活动50余场;组织“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小讲解员培训活动,培训小讲解员200余人,让更多青少年走进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