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印记丨“走”过长征路的手摇发电机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一台从长征烽火中“走”来的手摇发电机,发电机表面斑驳的军绿色铁皮留下岁月的痕迹。
中央红军准备长征时,中革军委仅有这一台手摇发电机和一台发报机,数量稀少的设备尤显珍贵,组织专门委派一个128人的加强连保护这些设备。长征路途遥远而艰辛,但红军战士始终没有抛下那些珍贵的设备,用生命守护着手摇发电机和发报机抵达延安,保证了部队信息的传递。
这台手摇发电机,见证了红军战士们不平凡的长征历程,也承载了他们坚决完成使命的信念和勇于为党牺牲的决心。
回望80多年前的那段历程,漫漫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看重长征这段苦难而辉煌的历程,曾多次讲述半条被子、半截皮带等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并在多个重要时间节点到访长征出发、转折、会师标志性纪念地。
2015年,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
2015年6月16日下午,他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乌江渡口还是原貌吗?”“遵义原来有没有革命活动?”总书记不时驻足,了解询问。会议室的墙上挂着遵义会议全部参会人员照片,据讲解员陈松回忆,总书记在此驻足良久。
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宁夏六盘山脚下的将台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在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
在这里,总书记发出“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的号召。
从将台堡回京三个月后,总书记出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大会上,他17次提到“伟大长征精神”,10次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并在讲话中对“伟大长征精神”做了全新诠释和解读: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他动情地说,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我们血战湘江。相信大家在这都会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2021年4月25日上午,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总书记有感而发。
这场史无前例的远征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将指引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