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沿河核电5号机组建成投产
红沿河核电5号机组建成投产
5台机组年上网电量可达37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约3120万吨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8月10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红沿河核电5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标志着该机组顺利建成投产。至此,红沿河核电项目已有5台机组投入商运。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以及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红沿河核电项目分为一、二期建设,总投资逾800亿元。一期工程4台机组于2016年6月8日建成投产,目前正在平稳发电;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分别于2015年3月和7月开工建设,除5号机组外,6号机组正在进行热态功能试验,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建成发电。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的投产年。为了实现5号机组顺利投产运营,省发改委与项目单位建立了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及时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制约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解决。同时,实时督导提醒项目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管控,充分借鉴一期工程前4台机组的调试、运行经验,实现核工业安全“七个零”标准要求,保障了5号、6号机组首次临界,汽轮机首次冲转等一系列重大技术节点一次通过调试。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我国实施低碳转型、提升能源安全水平的重要战略选项。红沿河5号机组商运将进一步优化东北地区电力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根据测算,红沿河5台机组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375亿度,相当于辽宁省年用电量的15%左右,环保效益相当于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11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120万吨,综合温室气体减排等效于8.4万公顷森林吸收量。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